流行性乙型脑炎俗称“乙脑”,是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起羊的一种人兽共患病,该病的发生与传播与蚊子有密切的关系,人和多种动物均可感染该病,该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典型明显,死亡率较高,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发生的报道。 1 病原 日本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的黄病毒属。病毒粒子直径30~40nm,球形,二十面对称体。病毒核心为衣壳蛋白包裹的RNA,最外一层为囊膜糖蛋白。日本脑炎病毒具有血凝活性,能凝集绵羊的红细胞。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抗原性稳定,只有1个血清型。该病毒在感染动物血液内存留的时间短,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羊感染本病毒后,可产生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流行地区的吸血昆虫,特别是库蚊和伊蚊体内常能分离出病毒。根据感染途径的不同,该病毒的毒力可分为脑内毒力和皮下毒力。该病毒分离株的毒力差异大多表现在皮下毒力的差异,脑内毒力差异不显著。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常用的消毒剂对其均具有良好的灭火作用。该病毒在-20℃环境下可存活1年,但病毒滴度较低;在50%甘油生理盐水于4℃可存活半年。 2 流行病学 该病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动物和人均可作为传染源,人为终末宿主,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在本病流行地区,羊群隐性感染率很高,主要通过带毒的蚊虫叮咬传播,病毒在其体内可迅速扩增。其中传播最为严重的三带喙库蚊,它的活动季节也与本病流行期明显吻合。该病毒能在蚊体内繁殖和越冬,可经卵传至后代,是感染人和羊群的传染源。蚊不仅是该病的传播媒介,也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在热带地区,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是在7~9月流行,这与蚊虫的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华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7~8月,华南地区在6~7月,东北地区在8~9月。气温和降雨与本病的流行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夏季连续阴雨后较为容易发生本病。 3 致病机制与临床症状 羊只被带毒的蚊子叮咬后,病毒首先在皮肤的树突状细胞中复制,通过细胞归巢将病毒带入局部淋巴结,进而引发初始病毒血症,病毒进入外周器官大量复制提高了病毒血症的滴度,最终突破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器官。 患病羊主要见有发热和神经症状。患病羊发热时会出现食欲废绝,呻吟、磨牙、转圈以及四肢强直和昏睡,听力减弱或消失,唇麻痹、角弓反张,卧地不起,急性发病羊经1~2d,慢性发病的羊10d左右可能死亡。对病死羊进行解剖,典型病理特征性变化为脑组织有非化脓性脑炎变化。 4 诊断 4.1 临床综合诊断 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散发,有明显的脑炎症状,死后的病羊取大脑皮质、丘脑进行组织学检查,可发现非化脓性脑炎,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4.2 血清学诊断 在实验室诊断中还可选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和间接荧光抗体技术进行本病的诊断。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当羊感染该病毒后3~4d即可产生特异性IgM抗体,2周达到高峰,因此测定血清中的IgM抗体可做出早期诊断,此法的早期诊断率可达80%以上。 5 防控对策 5.1 控制好传播媒介 对于该病的防控,做好传播媒介蚊、蝇的消灭会减少该病的发生。应根据蚊蝇的的生活规律和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定期对圈舍内外的环境进行喷药灭蚊蝇,必要时在羊群的圈舍安装防蚊蝇的设备。 |
上一篇:羊气肿疽病的防治
下一篇:羊病疑难杂症预防和治疗5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