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生猪期货震荡下跌,并再度刷新上市以来新低。统计显示,截至收盘,生猪期货主力合约跌破17000元/吨,再创历史新低,报16735元/吨,跌6.79%,再度创下1月8日该合约上市以来新低。 而现货市场上,生猪均价已下跌至13.83元/公斤,跌破7元/斤,较6月1日的价格下跌20.38%,较1月1日的生猪价格大幅下跌60.62%,半年内跌幅超过六成。受到生猪价格大幅下挫的影响,A股生猪养殖板块再度跳水,大北农跌超7%、正邦科技跌超6%,海大集团、牧原股份、龙大肉食、顺鑫农业等个股持续走弱。 猪价的过度下跌,使得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养殖行业或将进入全行业亏损局面。对此,21日下午,中国畜牧业协会发布倡议书,倡议书倡议不要恐慌,更不要以赌博心态安排生产。 中国畜牧业协会表示,5月份生猪养殖的亏损面为9.7%,一些优秀的养殖场能把成本控制在每斤6元以内,这说明行情不好的时候也有赚钱的。建议加快淘汰低产母猪,特别是淘汰留作种用的三元肥猪,提高母猪繁殖效率,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强竞争力。 生猪价格半年跌六成,养猪企业或已陷入全面亏损 在生猪现货市场上,价格仍然“跌跌不休”。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6月18日14点,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猪肉平均价格为22.77元/公斤,较1月4日的价格下跌50.45%,半年跌幅超五成。而生猪均价已下跌至13.83元/公斤,较6月1日的价格下跌20.38%,较1月1日的生猪价格大幅下跌60.62%,半年内跌幅超过六成。 生猪现货和期货价格连续下跌的背后,是国内猪肉供给形势出现根本性好转,猪价高企的市场基础已不复存在。此前,农业农村部数据,预计今年二季度全国生猪存栏将恢复到常态水平,四季度生猪供给将恢复正常。6月1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5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20个月环比增长,生猪生产完全恢复的任务目标已提前完成。 此外,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1996万头,同比增长44%。随着供应持续增加,全国猪肉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已连降20周。 其实,从年初开始,养殖户对于今年的行情走势普遍是乐观的,但随着猪价出现持续下跌,养殖户从大盈利逐渐再到亏损,而且外购仔猪从3月份就已经出现亏损了,生猪周期下,养猪业的寒冬说来就来了。 国元期货分析师姜振飞表示,短时间内,生猪的供应过剩,一是企业大幅扩张以及市场补栏节奏超市场预期,二是终端需求恢复速度以及可接受的速度没有赶上生猪恢复的速度,三是在跌破成本线之后,在后市悲观情绪中,散户集中对肥猪的恐慌抛售。预计这波肥猪抛售完成后,散户挤出市场,市场的缺口会使生猪价格有所反弹,但从目前生猪恢复速度以及存栏量来看,反弹幅度有限。 生猪“期货+保险”开始陆续理赔 尽管生猪价格“跌跌不休”,但以目前价格来看,仍然还不具备启动收储的条件。根据6月9日,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当猪肉价格过低时,将启动收储以托住市场。 6月16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这是新《预案》实施后首次预警信号。对比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数据,6月7日-11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88∶1。中国养猪网分析师指出,最新的收储预案要求启动猪肉临时储备的条件之一是猪粮比需要低于5.0:1,由此看生猪市场不具备启动收储的条件。 此外,农业农村部近期也表示,将引导区域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布局,加强生猪产销规划衔接。鼓励探索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支持主产省份发展生猪生产,并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积极探索建立养殖场分级管理制度,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探索建立生猪产能储备制度,完善调控政策等,努力防止生猪生产和价格大起大落。 在政策陆续完善调控的同时,国内生猪“期货+保险”的理赔资金已陆续到位。统计显示,随着今年1月生猪期货品种的成功上市,一大批以生猪期货为标的的商业性“保险+期货”项目就相继落地,体现着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与决心。 6月9日,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临猗县丰淋牧业有限公司三方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合作协议正式签署,项目总金额约150万元,承保育肥猪约19000头。 6月17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龙游支公司向龙游县健春牧业有限公司的首笔生猪期货保险赔付金额42.1万元拨付到位。 |
下一篇:生猪价格“高歌猛进”迎来4连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