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提高中国猪种的比例,不仅是为了让老百姓吃到更好吃的猪肉,而是出于整个国家的食品供给安全的考虑。尽管中国是畜牧业大国,猪肉、鸡肉、禽蛋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中国不是畜牧种业强国。如果长期依托国外育种,等于把未来中国人民蛋白质摄入之源交到别人手里,这想想就有点不寒而栗。 即便从短期效应来看,非洲猪瘟后,许多养猪企业也认识到,核心种猪群是持续发展的立足之本。一般种猪在孕育了5~7胎之后便会退化。为保持合理胎次比例,生猪养殖中还存在种猪淘汰。对于大型养猪场而言,一批母猪大约每年淘汰1/3,三年全部淘汰;公猪一般每年淘汰50%,两年全部淘汰。一味引种,只能让养猪业长期处于“引种一维持一退化一再引种”的恶性循环中。 国家通过颁布实施《畜牧法》、成立“全国猪联合育种协作组”等措施,将 34 个地方猪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实施重点保护。又先后遴选了105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组建了国家种猪育种核心群,开始实施全国性种猪遗传评估。 2012年,中央财政畜禽保种经费增加到了史无前例的5320万元,平均每个国家级地方猪保护品种的保种经费约为40万元。 今年发布的《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指出,到2035年要建成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以地方猪遗传资源为素材培育的特色品种,充分满足多元化市场消费需求;形成“华系”种猪品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猪企业3至5个。 当然,育种是一件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工作。中国本土猪种如何发挥优势,再回到世界舞台,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