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风口设计时要尽可能安排在前端山墙及靠近山墙的两侧墙上,进风口的外面用铁丝网罩上以防止鼠雀进入。进风口的底部距舍内地面不少于20 cm,总面积应是排风口总面积的1.5~2倍。 风机的安装应将大小型号相间而设,可以多层安设,安装的位置应该考虑山墙的牢固性。下部风机的底部与舍外地面的高度不少于40 cm,为了防止雨水对风机的影响,可以在风机的上部外墙上安装雨搭。风机的内侧应该有金属栅网以保证安全,风机外面距离墙壁不少于3 m以免影响通风效率。每个风机应单独设置闸刀,以便于控制。 3.2.2 负压横向通风设计 即将进风口设置在鹅舍的一侧墙壁上,将风机(排风口)设置在另一侧墙壁上,通风时舍内气流方向与鹅舍横轴相平行。这种通风方式气流平缓,主要用于育雏舍。 进风口一般设置在一侧墙壁的中上部,可以用窗户代替;风机设置在另一侧墙壁的中下部,其底壁距舍内地面约40 cm,内侧用金属栅网罩上。所用的风机都是小直径的排风扇。 3.2.3 正压通风 正压通风即指用风机向鹅舍内吹风,使舍内空气压力增高而从门窗及墙缝中透出。冬季使用热风炉就是这种通风方式的典型代表,夏季用风机向鹅舍内吹风也是同一原理。 4 光照及其控制 4.1 光照对鹅的影响 光照影响鹅的采食、活动、生长和繁殖,尤其是对鹅的性成熟控制有重要影响。一般,雏鹅为了满足采食以达到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求有较长的、充足的光照时间,在自然光照满足不了的情况下,还需要人工补充光照。育成期鹅一般只利用自然光照就可以了,过度的光照反而会使育成鹅出现性早熟,影响产蛋和种鹅的利用价值。产蛋期每天给鹅16~17 h的长光照制度,有利于刺激鹅性腺的发育、卵泡的成熟和排卵,提高产蛋率。 4.2 采光设计 鹅舍内的采光有两条途径,即自然光照和人工补充光照。自然光照是让太阳的直射光和散射光透过窗户、门及其他孔洞照进舍内,人工补充光照则是用灯泡向舍内提供光照。在采光设计时,应主要考虑人工补充光照,根据鹅舍的宽度大小,在内部安设2~3列灯泡,灯泡的高度一般距离地面1.7 m左右,平均1 m2地面需要补充3~5 W的照明。为了方便夜间管理,可以在鹅舍中间或一侧单独安装一个25 W的灯泡照明。 5 噪音及其控制 鹅长期生活在噪音大的环境中,会出现烦躁、厌食、生长和繁殖性能下降等不良反应,严重时还可造成严重应激,直至死亡。突然的异常响动会造成惊群,严重影响鹅群的正常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发挥,使产蛋量下降。 合理选择场址是降低噪声污染最有效的措施。鹅场既要交通便利,又要远离飞机场、铁路、大的工厂等。鹅场周围还可栽植较高的绿化乔木,既净化空气,又可起到阻挡噪音的目的。平时的饲管理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的异常响动。 6 尘埃和微生物及其控制 鹅舍的尘埃和微生物来源,一是由舍外进入,二是由舍内鹅在饲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如分发饲料、翻动垫料、清扫地面及鹅群活动、采食、鸣叫、咳嗽、打喷嚏等都会使舍内的尘埃和微生物数量增多。尘埃一般用重量法来计量,单位为mg/m3;微生物用数量来衡量,单位为个/m3。尘埃对鹅的主要危害是与皮肤上的分泌物、皮屑及微生物混在一起,使皮肤发痒、发炎;尘埃多时,还能堵塞皮脂腺,影响皮脂分泌,使表皮干燥、易损伤和破裂;尘埃还可被吸入呼吸道,舍内的许多尘埃携带微生物或吸附有害气体,易损伤呼吸道,也易造成病原体感染鹅。 鹅舍尘埃和微生物的防控措施主要有:选好场址,远离医院、兽医站等污染源,与居民区和养殖场至少有500 m以上的距离;场区设置隔离设施,地面除了道路等需硬化的地方外,其余地方均需要进行绿化;舍内地面不要干扫,打扫前先洒水喷淋;做好场区和鹅舍的消毒,转群时必须遵循全进全出的原则;除了特别需要外,场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生产区。
|
上一篇:如何做好鸡场雨季的应急管理
下一篇:肉鸭养殖的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