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山羊耐粗饲,不苛求饲料,抗逆性强,能适应高原地区各种严酷的自然生态条件,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山羊品种,受垂直地带分布的影响,在川西北高原地区的高山峡谷1300m~2800m处均有分布,甘孜州主要分布在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雅江等区域。 因个体小,生长发育缓慢,为了提高藏山羊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1994年~1997年原甘孜州家畜改良站(现为甘孜州畜牧站)引进南江黄羊451只(公羊229只、母羊222只)在乾宁种畜场、丹巴、泸定进行适应性观察,并在康定、泸定、丹巴和九龙4县示范推广。通过5年项目实施,建立纯繁户9户,生产纯繁种羊1192只,1998年4个项目县存栏山羊132400只,出栏山羊390只,比项目实施前分别增加23.95%和14.84%;良种推广及杂交改良面达34.05%。项目期间4县累计出栏山羊18.51万只,其中出栏改良山羊2.51万只,占出栏总数的13.56%。经对比分析改良羊体重明显高于本地藏山羊,改良羊周岁平均体重21.39kg,成年改良羊体重平均41.52kg,比本地周岁和成年藏山羊分别平均提高5.44kg和13.00kg。 项目实施成功,获得项目县的认可。自2004年以来,丹巴县先后从四川省南江县引进南江黄羊492只(公羊266只、母羊226只)对当地藏山羊进行杂交改良,生产性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到2014年生产杂交羊2.2万只,占全县山羊总数3.9万只的56.41%。2014年出栏0.65万只,其中杂交羊0.43万只。 为了掌握近20年来南江黄羊在甘孜州的推广应用情况和肉用性能变化趋势,我们对南江黄羊改良藏山羊的杂交后代肉用性能进行了测定,对饲养管理环节进行了调查了解,对杂交后代优质公母羊推广情况进行了统计。 1. 杂交羊屠宰性能测定 杂交后代的肉用生产性能情况好坏,切实关系到养殖户是否喜欢选择饲养。2015年在甘孜州科技与知识产权局科技攻关项目支撑下,甘孜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主持,甘孜州畜牧站、丹巴县农牧和科技局参与在丹巴县开展了南江黄羊改良本地藏山羊后代肉用性能测定工作。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时间和地点 本试验于2015年8月在丹巴县太平桥乡养殖大户进行。 1.1.2 试验羊 杂交后代羊含南江黄羊血液75%,藏山羊血液25%。选择养殖大户饲养的全天放牧的杂交周岁羊6只(公羊3只、母羊3只)和杂交成年羯羊3只,同时选择全天放牧的本地藏山羊周岁羊6只(公羊3只、母羊3只)和成年羊6只(羯羊3只、母羊3只)。宰前停食24h。 1.1.3 方法 宰前对试验羊进行称重和各项体尺指标测量,见表1、表2 。宰后分别对血、头、蹄、皮、胴体、净肉、骨以及内脏器官进行称重记录,最后计算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见表3、表4 。 1.2 结果 1.2.1 屠宰体重体尺 表1 杂交羊体重体尺
表2 藏山羊体重体尺
从表1、表2可知,杂交羊宰前活重、体高、胸围、体长、管围均高于本地同龄藏山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