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由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患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基本特征为皮肤脂肪分泌过多,皮肤呈黏湿油脂状,又称猪油皮病和猪葡萄球菌性皮炎。如果养殖场内出现仔猪渗出性皮炎病例,将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本文主要就仔猪渗出性皮炎及其综合防治策略进行简述,以期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仔猪的管理关乎猪场的经济效益,如果对仔猪的管理不当,会降低其成活率,直接影响经济效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一些地区发生该病的猪场占调查总猪场的61%,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35%和40%~80%,并且很容易引起二次感染。所以,在我国猪场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对仔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给与足够的重视。 1 流行病学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主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该病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包括生活污水、土壤、饲料、空气、河流以及动物表皮等,甚至在很多动物的肠道内容物和乳腺中也能分离出病菌,但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能力最强。猪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脱落毒素是导致仔猪发病的关键因素,致病菌会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猪只机体,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猪与猪之间的直接接触感染。 该病主要感染仔猪,尤以10~20日龄的哺乳仔猪最易感,少数仔猪在出生2d后就能被感染。其发生率不高,但死亡淘汰比例较高。通常来说,局部感染后1~2d内症状就可波及全身,呈暴发性流行(同窝仔猪同时发病)。另外,保育仔猪和成年猪也是易感群体,其中保育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成年猪多呈散发,症状较轻,不会死亡,但易形成僵猪、生长缓慢。 诱发该病发生的因素有多种,包括皮肤损伤、产房及保育舍卫生不良、抗病力差、饲养密度大、饲养条件差等。并且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季较多发。 2 临床表现 患病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消瘦、脱水及战栗、体温升高(常在40℃左右)。大部分病例开始由头部、耳、嘴及眼睛周围开始感染。根据患病情况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前者多见于出生1周内的仔猪,临床表现为:发病较急,皮肤形成水疱及脓疱,破裂后流出渗出液和皮脂,不久后患部露出红色糜烂面。严重者出现发热、全身震颤、脱皮、皮肤增厚、干燥和龟裂等症状。病猪多于3~5d死亡;后者的病程较长,病变部位逐渐波及到全身,皮肤表面出现黄褐色脂性渗出物,触摸皮肤皮温升高、湿度增大,有油腻感、触摸粘手。渗出物使尘土、皮屑及垢物凝集成龟背样,气味恶臭。并且患病猪的行动迟缓、生长缓慢、不愿吸吮。 虽然该病的死亡率不是太高,很多猪可以耐过,但是过程太长。此阶段会影响到猪只的生长发育,发育停滞,甚至部分猪以死亡告终。 3 病理变化 有学者对仔猪渗出性皮炎的病死猪和患病猪进行剖检,剥离黑色的痂皮后露出鲜红创面,但不流血;体表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有的出现肾盂及肾小管出血病变。小肠、空肠黏膜肿胀、糜烂;皮肤增厚干裂。 4 诊断方法 根据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剖检病变可以对该病作出初步判断,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诊。实验室检查的一般方法是:刮取病料、制成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分离培养。如果镜检发现大量呈葡萄串状或散在的圆形病菌,即可判断该病菌是葡萄球菌,确诊为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渗出性皮炎。 5 防治策略 5.1 对症治疗。因为该病在不同的发病阶段出现的症状不同,应该对症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比如在感染初期,可用碘伏局部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后,再撒上青链霉素等抗菌药物就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如果出现局部感染或化脓性病灶,则需要用无菌棉签先清理脓液,再用生理盐水清洗患病部位,再用双氧水在局部消毒杀菌,等气泡产生完毕后再涂抹紫药水。如果病猪出现了全身病症,则必须进行全身治疗,可以选择适用广谱抗生素配合拌料中药进行治疗,以抗病毒感染。 还有学者建议对轻度脱水的病猪口服补液盐水,重度脱水病猪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15mL、VB1和VB12各45mL。患病严重的可以肌肉注射阿莫西林0.05g/kg,1次/d,连用5d。经过临床观察,发现仔猪逐渐恢复了健康。 5.2 控制饲养密度。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如果饲养密度大,猪之间的接触频率就会越高,而一旦猪舍内出现了病例,极容易通过接触的方式导致整窝仔猪全部患病,而且过大的饲养密度不仅会影响空气质量,容易引发其他疾病,还会造成挤压等行为,造成仔猪伤亡,这都对猪场发展极其不利。而如果饲养密度过小,又会造成饲养空间的浪费,增加饲养成本。综合来说,养殖者要对饲养密度进行合理设计,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节约饲养空间和降低发病率的双重需要。 |
上一篇: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1)
下一篇:360°猪场立体驱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