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肠道疾病是一类由多种病原或者有毒物质刺激肠道引发的一种急性或者散发性死亡的疾病的统称。此病在临床上比较复杂,但都以下痢为主要症状,往往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果处理措施不当甚至会造成 50%以上的死亡。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工作二十多年,现将多年治疗鹅肠道病的经验总结一下。总的来说,鹅的肠道病可以大致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和代谢性 3 种。 1、病毒性肠炎 1.1 小鹅瘟 小鹅瘟是鹅的一种最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有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根据以往的报道,该病主要侵害 3~20 日龄小鹅,如不采取治疗措施死亡率可达 70%~80%。该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小肠后段的腊肠样坏死,初期阶段肠管充满大量血水,病程后期血水较少见,肠道内脱落的肠黏膜包裹着肠道里面的饲料或者纤维素性渗出形成典型的腊肠样病变,病死鹅严重脱水、消瘦。近年来由于小鹅瘟精制抗体的大面积使用,小鹅发病的情况大大减少,也使该病的常见发病期推迟到 30 日龄左右,死亡率较低,但是不能自愈,不采取措施的话会陆续发病直至出栏。该病的防治主要是依靠小鹅瘟精制蛋黄抗体或者小鹅瘟弱毒疫苗,笔者建议 15 日龄之前使用小鹅瘟精制蛋黄抗体,15 日龄之后使用小鹅瘟弱毒疫苗注射。 1.2 禽流感 禽流感引起的肠炎症状只是禽流感众多症状表现之一,其主要是由于病毒破坏胰腺,导致消化酶分泌异常,胆盐重吸收障碍,引起病鹅的青色下痢,下痢不久后死亡。禽流感为国家规定的Ⅰ类传染病,应就地扑杀,并上报当地管理部门。 1.3 黄病毒病 鹅黄病毒病又称为鹅坦布苏病毒病,是近些年才发现的一种新型的传染病,该病也会引起严重的下痢,以水便为主,水便中仅有少量未消化的饲料。该病死亡率不高,但是会引起整群鹅采食下降,推迟出栏时间,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并不小。该病目前没有特效疗法,使用黄芪、柴胡和金银花等补气、退热的中草药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2、细菌性肠炎 2.1 大肠杆菌病 因为目前养鹅以放牧式为主,所以大肠杆菌病是养鹅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种严重的病害。其发病率、致死率都较高,早期治疗有效,拖延病情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从治病机理上可分为感染性大肠杆菌病和毒素性大肠杆菌病或者兼有。感染性大肠杆菌病主要是由于食入了高致病性的大肠杆菌活菌或者饲喂了受污染的饲料,造成大量细菌在肠道繁殖,并侵入血液引起全身性的炎性渗出,导致病鹅快速死亡,主要病理表现是败血症和全身性纤维素性渗出。毒素性大肠杆菌病往往是由于鹅食用了受大肠杆菌污染的饲料、泥巴或者水体,由于其中含有大量大肠杆菌代谢产物和死亡菌体,造成鹅的急性中毒。其会导致鹅的迅速脱水和消瘦,如不及时排除致病源会造成鹅的大批量死亡。由于鹅是水禽,该病在不能脱离水体的现状下难以预防,只能加强饲养管理,净化水体,根据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该病的治疗离不开抗生素,对于急性感染更要采用注射的给药方式才会有效,在治疗的同时使用地塞米松、牛磺酸等抗炎药物会有更好的效果。 2.2 伤寒 鹅的伤寒主要是副伤寒,该病是以各主要器官出现坏死、结节,关节肿大并出现白色下痢为主要特征。近年来该病愈演愈烈,特别是在冬春季会出现大规模暴发,给养鹅业造成较大的损失。该病可由种鹅垂直感染也可由老鼠等带菌传播,其中后者为主要传播途径。控制该病应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并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 2.3 传染性浆膜炎 鹅传染性浆膜炎同鸭传染性浆膜炎都是由鸭疫里默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的疾病。该病以传染速度快、致残致死率高著称,是造成养鹅业损失较大的一种疾病。该病发病期在15~35 日龄,其症状除典型的心包炎、肝周炎,跛脚等症状外还会引起白色水样下痢。该病应以疫苗预防为主,发病期间使用抗生素配合治疗外加加强饲养管理和增加饲料粗纤维含量的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场地不能得到彻底的消毒或净化而容易复发。 2.4 坏死性肠炎 |
上一篇:禽腺病毒病的防控
下一篇:鸡空肠弯曲杆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