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犊牛的饲养以及母牛的产能,规模化牛场一般建有专门的犊牛舍来饲养管理犊牛。犊牛舍的组建类型有三种,但是不管采用哪种,犊牛舍建设都应考虑以下五大因素。 1、通风 通风的目的是提供新鲜空气、排出空气中有害物质、减少灰尘、消除恶臭,除湿和散热,同时避免贼风。对此不能打折扣,否则将不利于犊牛健康发育。犊牛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通风的需要亦不同。2月龄之前的犊牛,夏季通风量需2.83立方米/分钟,春秋季需1.42立方米/分钟,冬季则需0.42立方米/分钟。2-12月龄的犊牛夏季所需通风量为3.68立方米/分钟,春秋需1.70立方米/分钟,冬季则需0.57立方米/分钟。正前方开放式犊牛舍需要屋脊也开放,以利湿热气流上升排出。 2、舒适度 犊牛需要干燥、无贼风的环境。当环境温度维持在7.22℃至26.67℃之间时,犊牛可以保持相对恒定的体温;最佳户外温度是在21℃左右。大多数新生犊牛的低温临界值约在10℃。在冬季,密闭保温的犊牛舍也需要补充热量以减少温度波动给犊牛带来的不良影响。犊牛舍的冰冷水泥地面、橡胶垫、橡胶软床、沙床,以及漏粪地板,这些均会引起犊牛能量损失,甚至由于过于寒冷而使犊牛难以躺卧休息。 应将相对湿度维持在50%至70%之间。设计犊牛舍时应考虑温度和湿度可调节,以便在超过犊牛可耐受范围时进行调节。设计时应在保证空气流通的同时还可防风,同时注意排水和清理粪污。 3、防疫与采食空间 从犊牛出生到断奶后至少两周应将其单独饲养,这对于防止犊牛之间相互传播疾病非常重要。在整座犊牛舍内,内置的单个犊牛小舍都是一个微环境,所以单个小舍均需要达到舒适度的标准。每个小舍应用厚板隔开,并尽可能向外延伸0.3米左右,以防止犊牛互舔鼻子,并避免贼风。不过,小舍的后部和顶部应该是开放的。在气温低时,应使用厚褥草,通过“造巢”给犊牛周围形成一个温暖的空气层,从而能够保温,避免其处于下限临界温度。小舍(包括所有品种)的面积应达到2.8平方米。如果使用犊牛岛,犊牛岛之间的间距至少>0.6米。 为减少断奶前劳力和杂务,如安装电脑控制的自动饲喂站,应注意其保温和便于存储资料。断奶前犊牛群组饲养与小舍单个饲养相比,群组饲养传播疾病的风险较大。但群组饲养也可获得成功,这就要求严密观察全组中每头犊牛的表现(不是只注意全组),力争在问题刚露苗头就解决。 对断奶后犊牛按年龄和体型大小分组饲养,每组3至5头。在大约4月龄时,每组数量可为6-12头。犊牛舍内切忌过载,过载可造成犊牛应激,导致消化紊乱甚至生病。2至4月龄犊牛(包括所有品种)群组饲养时,应保证空间>2.8平方米/头;4至8月龄则>3.7平方米/头。3至8月龄犊牛,在允许自由采食干草和青贮饲料前提下,每头犊牛需要0.1米的采食空间;如饲喂精料或TMR,则需要0.3米的采食空间。如果考虑所有犊牛同时采食,那么3至4月龄犊牛需要0.3米的采食空间,而5至8月龄需要0.45米的采食空间。 4、劳动效率 犊牛舍的类型和设计会极大影响劳动效率。易于饲养和粪污清理、铺垫料以及犊牛保定等等都与劳动效率相关。喂奶、喂开食料和给水应简单、方便,做到既便于犊牛适应,又简化饲养员操作。另外,犊牛舍设计亦应考虑合适的分群系统和保定设施,以便防疫和分群。也要注意使更换垫料和和清理粪污比较容易。 5、成本 犊牛舍成本变动范围很广。一些替用型犊牛舍也许最初性价比较高,但与永久性犊牛舍相比,其预期使用寿命相对较短,所以可能更不合算。设计犊牛舍若考虑到避免饲料浪费、提高劳动效率、节省垫料、减少兽医费用、降低维修成本,以及节约水电等等,那这样设计出来的犊牛舍一定会优于其它犊牛舍。利用旧有建筑物来改建成犊牛舍,听起来很诱人,但实际做起来很不容易,因为很难满足环境舒适和管理方便的要求。谨记,偷工减料,只为节约建设成本可能会适得其反。 并不存在通用“最佳”犊牛舍设计方案,但可能会有一个因地制宜的最佳方案。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犊牛舍设计,其中包括可用资源、具体需求和管理方式。然而,每一处犊牛舍的设计必须包括上述这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在提供犊牛健康顺利生长发育方面的投资获得成功。
|
下一篇:猪舍环境设计应“以猪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