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标准

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

日期:07-15 作者:畜牧兽医局- 小 + 大

为做好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工作,保障养牛业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7月10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了《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规范全文如下。

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skindisease,LSD)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临床以皮肤出现结节为特征,该病不传染人,不是人兽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农业农村部暂时将其作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

为防范、控制和扑灭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疫情报告和确认、疫情处置、防范等防控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与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

2.1 流行病学

2.1.1 传染源 感染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的牛。感染牛和发病牛的皮肤结节、唾液、精液等含有病毒。

2.1.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吸血昆虫(蚊、蝇、蠓、虻、蜱等)叮咬传播。可通过相互舔舐传播,摄入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会感染该病,共用污染的针头也会导致在群内传播。感染公牛的精液中带有病毒,可通过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传播。

2.1.3 易感动物 能感染所有牛,黄牛、奶牛、水牛等易感,无年龄差异。

2.1.4 潜伏期 《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潜伏期为28天。

2.1.5 发病率和病死率。发病率可达2%~45%。病死率一般低于10%。

2.1.6 季节性 该病主要发生于吸血虫媒活跃季节。

2.2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跟动物的健康状况和感染的病毒量有关。

体温升高,可达41℃,可持续1周。浅表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肩前淋巴结肿大。奶牛产奶量下降。精神消沉,不愿活动。眼结膜炎,流鼻涕,流涎。发热后48小时皮肤上会出现直径10~50mm的结节,以头、颈、肩部、乳房、外阴、阴囊等部位居多。结节可能破溃,吸引蝇蛆,反复结痂,迁延数月不愈。口腔黏膜出现水泡,继而溃破和糜烂。牛的四肢及腹部、会阴等部位水肿,导致牛不愿活动。

公牛可能暂时或永久性不育。怀孕母牛流产,发情延迟可达数月。

牛结节性皮肤病与牛疱疹病毒病、伪牛痘、疥螨病等临床症状相似,需开展实验室检测进行鉴别诊断。

2.3 病理变化

消化道和呼吸道内表面有结节病变。淋巴结肿大,出血。心脏肿大,心肌外表充血、出血,呈现斑块状瘀血。肺脏肿大,有少量出血点。肾脏表面有出血点。气管粘膜充血,气管内有大量粘液。

肝脏肿大,边缘钝圆。胆囊肿大,为正常2~3倍,外壁有出血斑。

脾脏肿大,质地变硬,有出血状况。胃粘膜出血。小肠弥漫性出血。

2.4 实验室检测

2.4.1 抗体检测 采集全血分离血清用于抗体检测,可采用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

2.4.2 病原检测 采集皮肤结痂、口鼻拭子、抗凝血等用于病原检测。

2.4.2.1 病毒核酸检测:可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

2.4.2.2 病毒分离鉴定:可采用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

病毒分离鉴定工作应在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或农业农村部指定实验室进行。

3. 疫情报告和确认

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农业农村部规定,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实行快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牛出现疑似牛结节性皮肤病症状,应立即向所在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有关单位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按规定通报信息,按照“可疑疫情—疑似疫情—确诊疫情”的程序认定疫情。

上一篇:水貂等非食用动物检疫规程

下一篇:肉类加工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