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V首先在鼻咽上皮和扁桃体内复制,并随这些位置的淋巴液扩散至附近的淋巴结,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猪流感病毒(SIV)侵袭患猪呼吸道上皮细胞,并大量增殖,导致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及肺部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从而阻塞呼吸道并损伤肺组织; MPS主要感染呼吸道,损伤纤毛和上皮细胞,其致病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是支原体与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在体外,支原体膜是猪淋巴细胞的促有丝分裂剂,支原体感染改变了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猪只产生免疫抑制。患猪容易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和大叶性放线杆菌胸膜肺炎; 胸膜肺炎放线菌(APP)主要定居于猪的呼吸道并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实验证实该菌定居于扁桃体并黏附到肺泡上皮,可被肺泡巨噬细胞迅速吞噬或吸附并产生毒素,这些细胞毒素对肺泡巨噬细胞、肺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有潜在的毒性; 猪附红细胞体病能引起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附红细胞体与红细胞膜相互作用,使红细胞破裂或变形,从而破坏机体红细胞的免疫机制,容易继发其他病原的感染; 已证实弓形体在宿主体内繁殖的过程中,大量的免疫细胞受到了弓形体的损害,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抑制; 大肠杆菌产生的大肠杆菌毒素能引起仔猪腹泻,该毒力因子主要是借助其菌毛吸附并定居在肠道下部,导致肠系膜淋巴结萎缩,淋巴细胞减少,破坏机体的防御机制,免疫应答减弱,从而使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4 母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4.1 控制霉菌毒素 针对猪免疫抑制性疾病,首先要解决病从口入的问题。霉菌毒素的问题不解决,任何防控效果都不理想,因此必须使用好的脱霉剂和去内毒素、自由基的生物制剂才能降低霉菌毒素和内毒素的危害,尤其是夏季,注意选择有效的毒素吸附剂来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 4.2 科学的饲养管理 定期在妊娠母猪产前和产后、哺乳仔猪断奶前后、转群等阶段的饲料中添加提高动物体质,增强动物抗病能力的药物如强力耐可舒,减少上述阶段营养缺乏和应激现象发生。 4.3 建立母猪防御体系 从母猪配种到断奶的整个大围产期内,重点增强母猪抗感染能力,预防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及乙型脑炎等病毒性疾病。 4.4 消毒 加强消毒,选择高效的消毒液,定期消毒。适时、定期地对母猪体内、外寄生虫进行有效地驱杀,这样对母猪生产性能、仔猪生长及成活率、猪只饲料转化率等多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4.5 科学用药 杜绝滥用抗生素药物,不使用激素,降低母猪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几率,以延长母猪的使用年限。 4.6 定期对猪群进行监测 定期对猪群进行病原学、血清学调查,及时淘汰问题猪只,采取人工授精和早期断奶技术,净化种猪群。 4.7 建立科学完整的免疫和药物保健程序 根据病原学、血清学调查结果,特别要注意病毒性疾病免疫接种,对于还没有确实效果的疫苗,可以阶段性添加抗菌药及保健和治疗通用的中、西药物或微生态制剂。 |
上一篇:石蜡疗法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下一篇:兽医需要深思的12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