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面对各种外部挑战时,技术创新才是成长的核心动力。秦英林回忆道,2018年整个行业面对非洲猪瘟严峻考验,公司集全力研发“三防猪舍”,具有防病防臭防非瘟功能,实现了对非洲猪瘟的有效防控。“没有技术的发展,我们难以为继。” 据了解,目前,牧原股份还自主研发了智能巡检、猪脸识别、无人驾驶等多种智能化机器装备,应用到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减少了人猪直接接触,全面提升生物安全等级。 在谈到向西湖大学捐赠一事时,秦英林阐述了科技与资本相互推动的关系。“我希望基金会办学这种模式可以大胆尝试,用资本来帮助推动科学研究和科学进步发展。”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聚集。据秦英林介绍,目前,牧原股份拥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100余所知名院校的大学生近2万人。同时与拉姆·查兰、朱汉守教授等30多名全球一流管理、技术专家建立长期合作。 此外,秦英林向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透露,近年来,牧原股份对人才的需求,也从传统的兽医、营养等专业工程师,扩展到空气、机械、电气、通信、算法等跨界工程师。 三、希望每个消费者都吃上放心、高品质的猪肉 近年来,跨界养猪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碧桂园、恒大、万科等房企,网易、京东等互联网公司,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养殖业。或许,对跨界者来讲,是看到了这个行业背后有利可图。但对消费者来说,不管谁养猪,他们更关心猪肉的价格和品质。 作为生猪行业领军人物,如何看待此事?秦英林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极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生猪供给紧张导致生猪价格处于高位,资本纷纷进入养猪业。 “生猪市场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容量很大。”秦英林说,大家都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为行业发展做贡献。 2019年底,秦英林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发言,提出了一个话题——“未来红利过去了,谁又将是退出者?”。他说:“希望养猪行业能够自尊自强,莫要把红利当做能力,须把红利变实力。希望大家能珍惜行业红利,打造企业实力,努力做到‘经营有积余,退出能善后’。” 据了解,目前,猪肉消费占据国民肉类消费比例的60%以上,作为全球猪肉产销第一大国,我国每年出栏生猪约有7亿头,2019年进口猪肉高达211万吨。同时,在中国,与猪相关的市场规模高达3万亿,其中直接产业约1.4万亿。 对于公司今后的发展之路,秦英林表示,无论是非洲猪瘟来临时的绝望瞬间,还是红利井喷的狂热时代,牧原股份都谨记行业规矩,坚守商业道德,不乱心智,重塑行业文明,争做“三好企业”,即同行友好、行业友好、社会友好。 “我们希望养猪能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行业,也希望每个消费者都吃上放心、高品质的猪肉。”在采访的最后,秦英林如此说道。而这正是他和牧原股份的初心和一直以来的追求。
|
上一篇:一个牧民和他的白马——色·达来
下一篇:张招兴:越秀集团的“生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