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奶量效益 根据中国产奶量平均遗传进展60kg/年,假设选配好的牧场遗传进展是80kg/年,较差牧场是40kg/年,同样300头牛的牧场,每年产奶量相差12吨,按每吨4000元算,折合人民币4.8万元。 如果每年都相差40kg的遗传进展,三年后,两场之间差距扩大到120kg,年产奶量相差到36吨,折合人民币14.4万。 40kg的差距产量折合成365天奶量,每天单产相差0.1kg,120kg的差距产量折合成单产为0.33kg。看起来单产上差距很少,但是由于规模效应,年利润率却相差甚大。 2、生产寿命效益 假设选种选配好的牧场,每年生产寿命遗传进展10天,而选种选配差的没有进展。按平均单产30kg计算,10天300kg,300头牛约90吨,折合人民币36万元。 三年后,生产寿命遗传进展差距累积30天,一个月多产270吨牛奶,折合人民币108万。 3、蹄病发病率 造成蹄病的主要因素是营养和环境,但是遗传也是一个方面的因素。良好的蹄角度,飞节角度,能够减少变形蹄、损伤蹄,进而降低蹄病发病率。假设在选种选配的作用下,蹄病发病率降低了1%,300头泌乳牛,就是减少30头牛的蹄病。按北京奶牛中心统计数字,每头次损失为50元,30头牛为1500元。 4、难产率降低 据国外数据,难产牛比顺产牛只305天奶量减少约200kg,原因可能是身体恢复慢,食欲较差等。同时,难产牛胎衣不下率和子宫炎率都会上升,隐性损失不好判断。 300头泌乳牛,如果难产率降低1%,就是30头,理论上一年可多产奶6吨,折合人民币2.4万元。 总之,仅考虑这四项指标,选种选配工作做的好的牧场年利润可多获得约52.5万元。三年后,一年的利润差距会达到157.5万。 三、案例解析(反向案例) 下面是河南某牧场(单产30.5kg)的冻精使用数据(后代数25以上): 该牧场1085头泌乳牛是外购牛,没有系谱,有记录使用了43头公牛的冻精,其中后代女儿25头以上的公牛7头;另外一些公牛的后代只有几头甚至一头。公牛后代数少的原因:一是配种数量少,二是后代淘汰率高。
使用时间最近的四头公牛,体型缺陷分析:
另外还有一个表中没有体现的性状—蹄角度,也是几头公牛的共同弱项。 由表中数据,总结该牧场选种选配存在的问题如下: 1、系谱缺失。缺失比例太高,近70%的牛只没有系谱,导致选种工作大部分需要凭感觉进行。 2、对公牛遗传性能不了解,所选公牛指标不是线性增高,而是忽高忽低,极有可能造成奶牛生产性能倒退。 3、该场对体型没有重视。2头公牛体型总分为负值,3头公牛有体深浅的缺陷。体深浅,对瘤胃的体积有所限制,采食量会偏少,在从30kg到35kg提升的过程中,将是一个制约因素。 4、公牛数量略多,造成公牛体型和产奶量上差异较大,不利于分群。 5、冻精使用时间偏长,8种冻精里有5种使用时间在18个月以上,一方面增大近交的概率,另一方面造成遗传进展滞后。 四、案例分析(正向案例) 该牧场位于华北区,全群1000头规模。该牧场从17年单产31kg,18年单产35kg,19年单产40kg,除经营管理趋于完善,对选种选配工作上也非常重视。下表是近三年冻精选购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牧场每年固定选择6种冻精号,并且每年都有一只体型较好的公牛,用于针对性改良目标牛只的体型缺陷。如2019年的011HO33069,2018年的182HO00946。 从TPI统计来看,2017年平均2196,2018年平均2400,2019年平均2560,公牛水平稳步提高。 从生产寿命(PL)来看,2017年平均2.8,2018年平均3.98,2019年平均5.7。不能从指标上推断生产寿命肯定能延长多少,但是可以确定牛群的生产寿命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而从前面的经济效益分析来看,经济价值是巨大的。 另外,从现场交流来看,牧场负责人认识到奶量到12吨左右的时候,基本很难再增长,目前考虑的是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逐渐改良其它生产指标,未来的利润增长点更多在生产寿命和繁育指标方面。 总之,牧场需要立刻开始重视选种选配工作,开始的越晚和别的牧场的差距就越来越大。而且选种选配工作不需要多大的资金投入,学会认识公牛育种值,确定自己的改良目标,并着手实施,牧场就会逐渐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
上一篇:宠物狗正确配种的四个方法
下一篇:提高母猪窝产活仔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