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病理学检查 本病的典型病理变化是肝细胞内出现圆形均质红染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少数病例也会出现嗜碱性的包涵体。病鸡的肝细胞明显肿大、变性和坏死,肾脏和脾脏肿大,皮下组织、脂肪组织、胸肌以及腿肌等部位有明显的出血点。 2.3 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病料(肝脏、法氏囊、肾和粪便),样品病料经粉碎用生理盐水稀释制成1∶5的乳剂,然后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加入抗生素,在37 ℃的环境下作用2 h,然后除菌过滤,供试验使用。处理后的病料接种在单层的鸡胚肝细胞或肾细胞内,培养7 d、盲传2代,可发现细胞变圆、折光性增强和脱落。处理的病料接种在鸡胚卵黄囊中,鸡胚在2 d~10 d后会出现死亡或发育停滞,肝细胞内会有核内包涵体。 2.4 血清学检测 常用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中和试验、琼脂扩散实验和荧光抗体试验等。这些方法检测速度快,操作方便,已被普遍推广。 2.5 防治 目前,本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没有有效的疫苗可用于预防,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预防本病的发生。首先,鸡场要加强饲料管理,饲料的营养组成要全面,尤其不能缺乏生物素K和微量元素;第二,鸡场要加强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避免传染病的发生;第三,鸡场要做好引种和净化工作。本病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要谨防引进病鸡或带毒鸡,定期做好鸡群的抗体检测工作,发现阳性鸡要及时淘汰。 |
上一篇:养鸡老手都不一定知道的隐秘杀手
下一篇:鸭病毒性肝炎新发病特点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