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战略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思考

日期:02-24 作者:丁蕾、蔡伟等- 小 + 大

2. 对策和建议

总体而言,一方面必须认真反思本次疫情中出现的各种短板和不足,并向公众实事求是地报告情况,该追责的必须追责,真正营造“敢作为、真作为”的国家治理环境;另一方面, 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高度修改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实施细则,制定《生物安全法》等新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2.1 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

建议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系统在国家卫生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功能定位,确立和强化中央、省、市、县四级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并赋予各层级CDC不同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国家CDC的卫生应急、战略决策咨询、指导地方和基层疾控和医院等职能,加强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的日常演练,建议将1月20日设置为全国防疫日。

加大财政投入,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和保障,大力提高并持续保障公共卫生职业相关人群的待遇和地位,加大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和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公卫人才储备建设,将应急管理相关培训纳入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日常工作,确保基层医疗机构在疫情发生时做好监测报告、社区防控、缓解医疗防疫压力、防控宣教等第一防线工作。

建议整体布局、加大投入,在高水平高校及科研机构整体布局建设高安全等级的实验室,全面提高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数据共享氛围,真正发扬科学精神,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需求、写在祖国大地上。建立重大传染病国家实验室,并由国家实验室管理和实施“传染病重大专项科技计划”,在各省市建立国家实验室分部,全面开展传染病流行病学、预防、药物和疫苗研发。在此基础上,在高水平医学院、研究所布局建立若干BSL-3级实验室,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 保证在疫情暴发的时候实验室可以有效为基础临床协调服务;提高重大科研攻关力度,打通流行病学研究、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机构的交流渠道,从机制体制上以及文化弘扬上营造跨学科科研合作及数据共享的氛围。前瞻布局一批重大突发传染病专项研究,开展传染病发生、发现、确定的系统性整合式联合攻关,加强地区间公共卫生防治体系的研究成果交流和推广;建立快速药物筛查系统,有方向性的开展药物和疫苗研发。以“大健康理念”为导向,建立国家大健康(ONE HEALTH)基础研究大科学设施,加强人畜共患病、环境与健康等的研究力度,加强与世界各国和WH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 OIE)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和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通过跨部门、多学科和全球范围内通力合作,提高人类、动物和环境的整体健康。

2.2 加速完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体系建设

优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完善“预防-主动”型的应急响应体系。形成卫生和疾控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的联防联控预警应急、监测和防控体系,成立国家和省级重大公共卫生安全应急高级专家委员会,加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研究,面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及时组织专家研判,在“内部知情期”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预案,并及时向公众公开。

形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单位与临床医疗机构间信息、资源共享的联动机制,理顺新发传染病上报、确诊和发布的流程;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强传染性疾病专科医院建设,采用“平战结合”模式,在综合性医疗机构中设置感染性疾病专科,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全面建设具有符合和达到检测生物安全相应等级要求的检测实验室。

进一步加强病原微生物学基础研究在公共卫生、临床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加快突发新发传染性疾病检测的关键技术研发,规范技术下沉到有条件医疗机构的应急流程。加大产学研的合作,特别是倡导新技术概念验证中心的合作模式,迅速实现原理技术向产品化技术的转化。进一步做好输入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在防止传染性疾病跨省市间传播的同时,也要防患于未然,严格杜绝境外烈性传染病的输入。

完善防控物资的国家战略储备制度。完善政府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由卫生部门牵头,根据医药物资储备物品种类(病人防护用品和设施、药品、疫苗、诊断试剂和器械等)、可保存、生产速度的性能特点,评估生产能力形成应急储备预案[22]。尽快建成国家公共卫生应急储备中心,并在区域节点城市建设区域储备分中心,同时完善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开辟国际物资采购渠道等方式,加快资源整合和市场补充,形成科学完备的国家公共卫生储备制度和应急保障能力。

建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次生灾害研判和应对体系。组织全国甚至全世界灾害防治、风险管理相关领域专家研究专门的优化措施,对政治外交、经济保障、医疗保障布局等各领域问题进行研判,构建高效务实的次生灾害应对体系。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早分批次复工复产,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优势,加强对经济走势的预期引导,适当鼓励网络电商、线上视频娱乐等“宅经济”的发展。在疫情缓解后, 加强舆论引导, 提振公众、社会和企业信心,鼓励消费和生产。充分利用金融手段,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同时加强结构性调整,为企业恢复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上一篇:目前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建议

下一篇:由新冠肺炎防治看猪场非瘟的防控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