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关键是什么? 主要是筛选遗传与繁殖性能优秀种公猪与种母猪,重点是加强种公猪的饲养。 2、生产实际中人工授精如何把握最佳输精时机? 配种受胎率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目前母猪配种受胎率在各个企业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而把握正确的输精时机可以大大提高配种受胎率:一是要靠科学手段。二是依赖于配种人员的技术掌握程度。 什么时候输精最好?除了用精密仪器-B型超声波监测卵泡的发育程度外,技术人员也应学会判断什么时候配种最好。在繁殖领域上有一个专用名词叫“静立反射”,母猪静立反射时形如板凳一样站立不动,也就是技术人员用手压母猪的背部,这时如果母猪背部弓起,再压1-2 min,母猪静立不动,并且不叫,则是输精的最佳时间;如果下压时,母猪四肢前后移动,并伴有叫声,则不是输精最佳时间。 静立反射是判断猪输精最佳时间的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掌握了母猪发情后配种最佳时期就以大大提高猪的输精效果。 3、现阶段猪人工授精技术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未来前景如何? 精液的稀释液,精液从种公猪采出后,是要进行稀释的,而不是拿原精给母猪输精的。选用一头优秀的公猪作为遗传资源,采的精液能为多头母猪配种,从而扩大遗传资源的利用率。在精液稀释过程中,稀释液的选择格外重要。很多猪场用的稀释液是从国外进口的,从应用情况来看还算比较稳定。据本人在养猪实际当中使用的情况来看,相比进口稀释液,国内稀释液成本会降低好几倍,效率与效果方面差不多的。因此从成本上考虑,我建议国内有条件的猪场可以考虑自配稀释液,这样可以降低很多的成本。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不容忽视:饲喂公猪的饲料中,应关注营养是否平衡。比如维生素含量,在饲料配方中维生素含量还是比较充足的,但在储存、运输、饲喂过程中可能受到温度、光照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维生素被氧化而失效,这样的话,远远达不到种公猪在采精季节所需的要求,对精子质量如活力、密度等造成一定影响,要想提高猪的配种效果,还需在饲料中人为添加维生素A、D、E,这对提高精液质量效果非常明显。同样地,在母猪配种前,添加维生素A、D、E,可以提高母猪的排卵数量、质量和受精后的产仔数。这些我们在生产当中有过考察,也有相关实验数据证实的。 注意种公猪的采精频率:有些猪场公猪数量不多,受猪场经济、猪舍条件等环境资源的限制,提高采精频率来增加公猪的利用率,而饲养管理方面跟不上去,长期高频率采精,导致产出子不成熟和畸形精子增多,从而影响精子受精效果,所以要掌握好采精频率。 注意气候季节的温度变化:温度对种公猪的影响比种母猪还要大,专业上叫热应激反应。夏天外界温度高的时候可能达到40多度,日射、热射都会造成公猪热应激,热应激导致猪睾丸生精量减少、畸形率增多、有效精子相对较少。冬季,只要把公猪舍光照、温度控制好,人工授精效果是不受影响的,公猪怕热不怕凉,建议配种尽可能错开炎热季节。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国内外从事繁殖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素质存在很大差距。国内专业配种人员较少,好的企业一般配备专业人员——化验员、输精员。而小猪场一般什么都干,既做防疫治疗又做繁殖配种。国外做人工授精人员是非常专业的,理论水平也非常的高。 人才流失的缘故:企业把专业人员培养出来了,人工授精工作也做得非常好,但由于某种原因使这些人员流失了,比如企业经营状况、人文关怀、员工待遇等不可控因素造成专业人才流失。专业人才队伍是非常重要的,新手与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在母猪年平均配种受胎率方面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新手由于技术不娴熟,在人工输精时力度掌握不到位,例如输精器将子宫粘膜损伤了,造成子宫出血,继而造成细菌感染而患子宫内膜炎,种母猪如果感染子宫内膜炎也就很难配上种。 将来人工输精技术的前景就是深部输精法,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如果技术能达到了,而且不损伤母猪的生殖道,那么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现在很多输精法是子宫颈输精,猪的子宫非常长,输精后精子在子宫游动时往往在中途能量就消耗尽了,死在中途,真正到达输精部位的有效精子较少。如果我们能把技术改善一下,用深部输精法,精子在运动过程中损失的少,有效精子到达受精部位(输卵管膨大部)的多了,将大大提高了母猪配种受胎率。 还有内窥镜输精法其实就是显微镜打到腹腔里去,观察子宫角的位置,将其夹出并暴露,这样我们用带枪头的输精器将精液直接注入子宫角,从而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窝产仔率。 4、我国母猪年生产力低的症结在哪里?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思路和措施是什么? 一是产房设计方面,国内现代化;二是人员方面:人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很需要专业人才队伍的建立。技术人员的认真程度也是非常关键的。三是种公猪方面:公猪采精频率会影响母猪受胎率。四是企业管理理念:同样是一个猪场,一个老板管理的井井有条,而另一个是管理的一塌糊涂,这与老板的经营理念有非常大的关系。 |
上一篇:如何提升毛驴的繁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