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现代养猪业的集约化发展,在猪场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母猪年生产效益,增加母猪年出栏数,实行仔猪早期断奶(18 d~24d)已成为养殖场普遍采用的方法,有些规模养殖场的断奶时间甚至更早。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在面对食物供给变化、物理环境改变、转栏混栏、新环境、新的社会关系等挑战时,早期断奶仔猪会出现肠道及免疫功能下降、行为改变,表现为断奶仔猪常发腹泻,尤其是在断奶后的一周。笔者通过综合长期一线实际生产经验与相关文献,对当前养殖场早期断奶仔猪的腹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方案。 1 断奶仔猪腹泻病因 1.1 生理因素 仔猪的消化、免疫机能均未发育完善,具有不耐低温的特性。仔猪断奶后,新的社会关系、日粮的变化、新型生活环境场所等就要求仔猪生理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以适应这些新的环境。仔猪肠道必须迅速适应由不易消化、适口性差的日粮(动植物蛋白、淀粉、少量的乳汁)来替代母乳(80%水、20%干物质、不含淀粉)[3]。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发现断奶后大约只有50%的仔猪在24 h内开始进食,仍有10%的仔猪不适应断奶后环境的骤变,在长达48h后才开始进食。这些挑战造成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急剧的变化,生长速度减缓,出现断奶厌食等,这些使得断奶仔猪肠道内绒毛缩短、隐窝肥大加深,体内碱性磷酸酶、消化道内酶、胰腺内消化酶的活性也随之下降,胰腺发育、肠道的消化吸收及分泌能力均受阻,肠道内绒毛长度一般14d甚至更长时间后才能恢复至断奶前水平。这一系列变化削弱了肠道抵御病原入侵的屏障功能,并降低了肠道内液体、电解质的净吸收能力,造成毒素、病原微生物等越过肠上皮细胞层,从而导致断奶仔猪消化功能的紊乱,进而引发腹泻。 1.2 饲养管理因素 仔猪在断奶后日粮结构、栏舍环境的福利将大打折扣。当前,仔猪断奶后日粮多以植物(含复杂不易消化的蛋白质及多种抗营养因子的碳水化合物)为主,未消化的蛋白质可打破肠道菌群的平衡继而诱发断奶仔猪腹泻。尤其是在寒冷、昼夜温差较大的冬春季节,再加上栏舍脏乱潮湿等因素,断奶仔猪腹泻往往更易发生,且发病率居高不下。 1.3 疾病因素 刚断奶的仔猪其机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成熟,自身免疫系统也不健全,再加上断奶应激导致体内中性粒细胞(抗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的寿命被缩短,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使得仔猪极易被病原微生物侵袭,从而感染肠道性疾病而发生腹泻。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也各有不同,主要分为饲料营养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腹泻和中毒性腹泻三大类。从病原学角度出发,造成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原主要有细菌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肠道梭菌、螺旋体和劳氏胞内菌等)、病毒性(轮状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和其他冠状病毒等)、寄生虫类(球虫、食道口线虫、猪鞭虫和蛔虫等)等。随着集约化养殖水平的逐渐提升,临床上断奶仔猪主要还是以A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异常增殖引发的肠炎性腹泻为主;大肠杆菌主要引起断奶仔猪水肿;沙门氏菌普遍影响5~16周龄的猪,可引起仔猪副伤寒;6~20周龄断奶仔猪多以慢性感染劳氏胞内菌为主;霉菌毒素和内毒素在体内蓄积诱发的腹泻多发生于多雨潮湿的季节;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病毒性腹泻多见于晚秋至早春寒冷季节的密闭潮湿猪舍。 2 防控方案 2.1 改善断奶仔猪日粮结构 可根据仔猪自然习性,断奶前让仔猪采食饲料,断奶后选择偏甜味、鲜味且与断奶前一样的教槽料饲喂,这样可缩短断奶仔猪开始采食的时间以及提高断奶仔猪的采食量。断奶后2~3周内应仍保持断奶前日粮,然后再逐渐过渡为新的饲料。仔猪断奶后,前3d给仔猪饲喂与母乳浓度相当的液体拌水饲料,可提高仔猪采食量、加速断奶仔猪采食速度,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概率也会随之降低。饲养管理者还应当密切关注断奶仔猪日粮霉变情况,尤其是在温暖潮湿的季节,我们知道霉变饲料会造成断奶仔猪消化机能障碍、破坏免疫系统功能,使得断奶仔猪肠道出血、腹泻,故饲养管理者应定期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减少霉菌毒素对断奶仔猪造成的危害。 2.2 加强断奶仔猪训练与管理 断奶前采食饲料的仔猪比未采食的同窝仔猪在断奶后开始采食的时间会缩短3倍,断奶后仔猪营养物质供给到位,会减少肠道黏膜的损伤,促进其消化、吸收和分泌能力的恢复。产房应早(出生7d后即可)添加教槽料,以训练仔猪,让其在断奶前提前适应进食和饮水。断奶后,饮水器高度应调到同群断奶仔猪中个体最小的仔猪肩部高度。在实际生产中,断奶后总会存在2%~4%的仔猪不能快速找到饮水及料槽的位置,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加强巡栏,并对特殊群体做好标记进行额外关照,可将这些健康的、小体重的猪转至栏舍空气流速最小、最温暖的中间栏位,并在料槽附近铺撒日粮饲喂。再根据仔猪先天习性,在栏舍周边设置铁链或其他可供仔猪玩耍的玩具,让仔猪身心愉悦减少断奶应激,从而提高断奶仔猪健康度,减少腹泻发生的概率。 |
下一篇: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