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养猪朋友算了一笔账,得出了2019年~2021年有猪就有钱的结论。 具体算法是: 1、非瘟继续困扰中国养猪业,恐惧和疫情导致存栏继续走低。 2、倒下的规模场,无一例外的都在从事种猪销售。这些场倒下了,种猪从哪里来?最主要的是缺了原种! 祖代原种培育(6个月+4个月)——原种(9个月)+(4个月)——父母代纯种(9个月+4个月)——二元母猪(9个月+4个月)——育肥上市(6个月) 总计:55个月/12=4年7个月 缩短第二步:42个月/12=3年6个月 缩短第二第三步加上回交/三元猪做母猪:29个月/12=2年5个月 所以:即使非瘟稳定,生猪存栏恢复最快也要2年零5个月,也就是高峰至少两年半,如果非瘟不稳定,还将有更大变数。 数据显示:3月初到3月中旬,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从12.1元/公斤,涨至15.4元/公斤,上涨3.3元/公斤,涨幅达到27.3%。在消费淡季,短短十几天猪价出现如此涨幅,历史罕见。 东北地区年前曾出现3.4元/斤-5元/斤的猪价,如今已普遍超过7元/斤,翻了不止一番。根据对生猪养殖成本收益的监测,东北地区养殖场(户)年前出栏一头商品猪只能卖800多元,现在好的可以卖到1800多元,以前卖一头商品猪亏损600多元,现在淡季都有300多元的纯利润。 产区价格的飙升意味着猪只的骤减,同时也意味着屠宰与养猪户之间关系的转变。 这几年,经常会听到屠宰企业刻意压价的传闻,不论真假,与屠宰企业相比,养殖场(户)市场谈判能力相对较弱,大多数时候缺少市场话语权。过去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市场猪源紧缺的时候,屠宰企业之间的竞争,都会使得他们主动去缓和与养殖场(户)之间的关系。 近期,有生猪经纪人和猪贩子反映,屠宰企业与养殖场(户)之间关系又开始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因市场商品猪数量不多,屠宰企业为保证屠宰数量,已经开始主动和养殖场(户)接触,并接受部分养殖场(户)的讨价还价。 无疑,猪少了,养殖户的话语权也增强了,下半年,也许就到了养殖户“说了算”的时代了。 需要提醒广大养殖场(户),猪价涨了,也一定保持冷静,不要因为价格上涨就忘记了非洲猪瘟疫情的严重性和长期性。“剩”者为王,做好生物安全,保护好基础产能,才是最重要的。 |
上一篇:对蛋鸡行业后市的看法和预估
下一篇:鸡蛋价格波动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