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兽医

猪蓝耳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新进展

日期:09-17 作者:王景成,林文耀等- 小 + 大

1987 年,在美国首次发现猪蓝耳病,1991 年欧洲也发现存在该病,荷兰科学家首次分离并鉴定出致病猪蓝耳病病毒(PRRSV),此后在两个大陆间迅速传播,在大多数养猪生产国家中呈现流行性感染。至今,这种新病毒的来源尚未确定。1985 年美国猪群血清PRRSV 抗体的存在说明该病毒在发病之前就已存在。我国于1995 年,在北京地区从加拿大引进的种猪中分离到PRRSV,1995 年底华北地区和沿海地区猪场暴发并成为多发地带。

一、我国PRRS 的流行情况

我国PRRS 的流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5 年首次报道至2006 年期间,表现为经典蓝耳病临床症状。母猪群主要表现为妊娠后期出现大量的流产、早产以及死胎、木乃伊胎,弱仔增多,生长猪出现呼吸道问题,各生长阶段生长性能变差,特别是继发细菌病而导致哺乳猪和保育猪死亡率上升。母猪群暴发蓝耳病后多在1 个半月之内稳定,如无其他PRRSV 毒株进入,则很长时间(2 ~3 年)不会出现PRRSV 导致的母猪流产等繁殖障碍症状。第二阶段是2006 年暴发“高热病”至今,各高校及相应研究机构从现场分离到PRRSV与传统毒株有较大差异,称之为HP-PRRSV,简称高致病性蓝耳病。随后该病迅速在我国各主要养猪省份蔓延。据初步统计,HP-PRRSV感染猪的发病率达50%以上,病死率可达30% 以上,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HP-PRRSV 毒株依然是优势流行毒株。近几年来,虽然不时也有HP-PRRS 暴发的报道,但总体上以地方性流行为主。繁殖失败表现为母猪返情、流产、不发情、早产、产死胎、弱仔增加、产后无乳、采食量下降;公猪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精子活力下降,稀薄,死精增加,精液品质下降。增加流产率高达10% ~20%,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症(PMWS)增加,断奶整齐度降低。呼吸道疾病持续存在,新生至4 周龄仔猪体温40℃以上,呼吸困难,眼睑水肿,腹泻,渐进性消瘦,死亡率高达25%;断奶仔猪呼吸困难,日增重降低50% ~75%,死亡率10% ~25%,药物疗效降低;生长育肥猪不同程度呼吸道症状,日增重降低,料肉比上升,死淘率上升大于10%,保育期和育肥期的死亡率增加。HP-PRRSV与其他病原协同作用,可以增加死亡率,加重病情。

二、病原

PRRSV 属于尼多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有囊膜的单股正链NRA 病毒,与其同属的病毒有鼠乳酸脱氢酶病毒(LDV)、马动脉炎病毒(EAV)和猴出血热病毒(SHFV)等。PRRSV 感染多数频繁发生于呼吸道,病毒在鼻内黏膜、呼吸系统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完成最初的复制,接着引起了病毒血症以及病毒在全身的扩散。PRRSV 的一个显著生物学特征是对巨噬细胞的亲嗜性,巨噬细胞(PAM)是首选靶细胞,尽管呼吸道上皮细胞也可被感染,但PAM 占肺脏被感染细胞的80% ~90%。间质性肺炎是PRRS 最重要的组织损伤。胎盘感染发生于妊娠中后期的母猪,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PRRSV 的基因组全长约15kb, 含有8 个开放阅读框(ORFs)。每一个阅读框编码特异性病毒蛋白。根据病毒基因组核昔酸序列的不同将PRRSV 分为2 个基因型,即美洲型和欧洲型,前者以ATCC VR2332 株为代表株,后者以Lelystad Virus(LV)为代表株。病毒的GP5 蛋白是各毒株间变异最大的蛋白,同时GP5 蛋白也是PRRSV 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在动物体内可诱导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GP5 蛋白的外结构域中有一个高度保守的线性中和表位称为B 表位,和一个高变异性的免疫优势非中和表位称为A 表位。由于A 表位的核心位于B 表位的7 个氨基酸之前,使得A 表位称为诱骗表位,诱骗表位降低了针对中和表位的特异性反应,使得中和抗体产生缓慢。

三、传播特点

PRRSV 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PRRSV 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 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易感猪可经口、鼻腔、阴道、肌肉、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 ~14 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从病猪的鼻腔、粪便拭子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PRRSV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感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PRRS 在通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患病猪和带毒猪可向空气排毒,污染周围环境,精液、感染猪、污染的料槽等是PRRSV 在猪场间传播的主要传染源,感染猪可通过唾液(42d 开始排毒)、尿液(14d 开始排毒)、精液(43d 开始排毒,排毒6 ~92d)向外排毒。持续性感染是PRRSV 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PRRSV 可在感染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PRRSV 长时间存在于感染动物的上呼吸道和咽部,把感染猪和敏感猪混合放在一起,猪群的大多数会很快发生感染。猪群规模大、饲养密度高、气候骤变、猪只引进等往往成为引发本病的诱因。

上一篇:哈兽研:规模化猪场复养技术要点(1.0版)

下一篇:清华大学在非瘟病毒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