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兽医

非洲猪瘟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日期:07-11 作者:黄一凡、高琦、贾伟新、张桂红、亓文宝- 小 + 大


图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非洲猪瘟单克隆抗体对非洲猪瘟病毒的快速诊断、致病机制、免疫机制和疫苗的研制有着重大的作用。非洲猪瘟单克隆抗体(ASFV McAb)一是用于免疫学相关ASFV检测方法的建立,例如用于建立检测ASFV抗原的直接免疫荧光试验(DIF)、免疫酶组化试验、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二是用于病毒和抗原结构的研究及ASFV抗原特性的研究及疫苗的研制[26]。

4.国内外非洲猪瘟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从而广泛应用于对病毒及其特异性抗血清的免疫学鉴定。

早在1984年,Sanz等人就首次制备了针对ASFV的单克隆抗体,获得了241株稳定的杂交瘤细胞,对其中90株(针对6个蛋白)进行了特异性试验,对其中60株进行了分型。Garcia-Barreno等人于1986年发表于《Journal of Virology》上的论文,利用所制备的单抗(针对10个蛋白)识别ASFV抗原性的改变,鉴定了来源于非洲、欧洲和美洲不同ASFV毒株的抗原特性,并根据ASFV抗原性的不同对ASFV进行了分型[20]。Whyard等人于1985年制备了38株ASFV的单抗(针对5个蛋白),利用其中针对p72蛋白的单抗,建立免疫沉淀和免疫电镜技术,并对P72蛋白进行了深入研究。Zsak、Cobbold等人于20世纪90年代先后制备了针对P72蛋白的单抗;2018年 Mallory E. Heimerman等人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了6株针对非洲猪瘟p72蛋白线性表位识别的单抗:mAb 85 (aa 165–171);mAbs 65-3 and 6H9-1 (aa 265–280);mAbs 8F7-3 and 23 (aa 280–294);and mAb 4A4 (aa 290–303)。

国内学者朱红等于2007年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不溶性融合蛋白GST-P72,免疫小鼠制备了5株分泌P72的单抗杂交瘤细胞,用其制备的单抗经鉴定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稳定性、敏感性及较强的生物学活性,并以此建立了相应的ELISA检测方法;曹琛福等采用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p54制备所得单抗,对其抗原表位进行鉴定,发现第23-29位、第36-45位、第72-94位、第114-120位和第137-150位氨基酸为p54蛋白抗原位点,有较强的特异性和高亲和性,这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重组蛋白替代病毒作为抗原来源是可行的。

5.展望

近年来,国内外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重组蛋白的方法变得越来越成熟、稳定和有效,且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如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如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来获得抗原也十分安全和快捷。通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发现p72蛋白是ASFV主要的结构蛋白,因此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也主要针对p72蛋白。

单克隆抗体的试验周期较长,环节也多,所以失败的概率也很高。目前国内主要是针对p72蛋白来进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也有针对较强抗原性的蛋白如p54和p3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但相对较少。如能在对P72蛋白深入研究的同时,对其他抗原性较强蛋白有更细致的研究,进一步制备出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将对ASFV实验室诊断技术、致病机制、免疫机制和未来疫苗的研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为何非瘟半年多就传遍中国大江南北?

下一篇:非瘟病毒通过呼吸道途径感染猪只的概率最大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