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措施应该是全方位、没有死角的。防控要有主次,人流和猪流是风险比较高的因素。到目前为止,在疫苗上市之前,要扎扎实实地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在国际上,非洲猪瘟于2007年传入俄罗斯,刚开始俄罗斯的猪肉产量是不够内需的,但现在还能出口,依靠的就是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当然了,他们的养猪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目前以大型规模化猪场为主,执行了非常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这使得很多猪场即使在疫区,也成功地养好了猪。国内也有很多猪场在疫区存活下来了。总之,生物安全是目前防控非洲猪瘟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问题3:如何做好水、风、鸟的生物安全? 仇老师:水的传播风险很大,而且感染和传播效率很高,据报道,1个TCID50的病毒通过饮水足以引起感染。大家都听说过,罗马尼亚有个规模非常大的猪场,就是因为尼罗河上游有抛弃死猪,造成了水源的污染,结果这个猪场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在中国,有的病猪被扔到公路边、林子里,有的被扔到水沟里,水是非常大的风险点。建议猪场尽量不使用地表水,用风险稍低的深井水。当然,有的猪场在填埋病猪的地方也有可能污染深层水。要注意的是,水中非洲猪瘟病毒的检出率可能比较低,如果怀疑饮水被污染,可以浓缩后再检测,以提高检出率。 风(空气)的风险比较低,但可以扩散至2 m内,病毒在气溶胶中可存活数分钟,有条件的猪场(特别是种猪场)可以加装空气过滤系统,以减少发病几率。在发病猪场或周边疫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污染面广,风携带的气溶胶、灰尘、颗粒物等可能裹挟有少量的病毒。 鸟直接传播非洲猪瘟的可能性比较小,但食腐性鸟类可以机械性传播。所以做好防鸟措施,也有助于防控其他疾病,包括一些多种动物共患性疫病。有条件的猪场可用防鸟网。 问题4:非洲猪瘟传染源如何切断?没有接触外来人员、任何车辆,怎么也能感染非洲猪瘟病毒? 仇老师:控制传染病主要是消除传染源、切断病原与猪只接触的传播途径。通过消毒、隔离等方法可大大降低病毒感染猪的概率。 有人说车辆的清洗消毒都做得很好,有时看似做得很好,其实未必,清洗、消毒、烘干都要做到位,最后需要检测验证。如果没有接触外面的人员、车辆,那么要注意饲料的风险。在做排查工作时,可以列出猪场的主要风险点,要考虑到所有因素,不只是人、猪、车,还有兽药、疫苗、食材等物品,甚至疫苗包装盒等都可能被污染,要防止百密一疏。 问题5:目前有没有发现猪场感染非洲猪瘟之后,猪幸存下来的案例?听说野猪感染后死亡率不高,是真的吗?我国的地方猪种,对此病有一定的抵抗力没?比如巴马香猪。 仇老师:在非洲猪瘟传入国内的早期,猪感染之后幸存下来,可能性比较小,一是因为发生疫情上报后直接无害化处理,不存在这种机会。有些猪场在没确诊情况下可能挺了一段时间,但实际上也没挺到最后,“幸存”按照时间计算怎么也得1个月以上,1个月之内只能说是感染早晚的问题。二是我国的非洲猪瘟感染毒株是强毒株,理论上猪感染后很难有幸存的机会,但也不排除可能因个体遗传特性而出现感染后不死亡的个例存在。另外,判定是否为非洲猪瘟幸存猪,需要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后的综合判定。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所谓的“幸存猪”实际上并未感染非洲猪瘟。 随着疫情的蔓延,由于误诊和漏报,目前各地的确出现了比例不等的幸存猪(5%-30%),这里面有的是康复猪,有的是带毒猪,而有的只是侥幸躲过感染。从目前的情况看,存活的比例与猪只日龄、生产阶段和健康度有密切关系。 国内的野猪属欧亚野猪,对非洲猪瘟病毒比较敏感,感染后几乎100%死亡。非洲的疣猪、丛林猪感染后死亡率比较低或基本不死,但持续带毒、排毒。我国的优良地方猪种没做过感染试验,但预测其敏感性不会比国内野猪低,所以不能抱侥幸心理,要采取措施保护好优良地方猪种。 问题6:请问,得了非洲猪瘟做拔牙式清除有成功案例吗?具体如何操作? 仇老师:据我所知,定点清除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数。其关键在于早期发现,通过临床观察(如沉郁、减食、发烧、腹泻、呕吐、流产等)和实验室检测及早发现感染苗头,及时剔除感染猪或潜伏感染猪,拔牙时千万要注意,不要造成病毒扩散。 检测样品的选择、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对于准确检测至关重要。建议采集不同样品(口腔液、鼻腔拭子、全血),选用敏感的定量PCR,最好有两种方法互相印证。要特别注意实验室的污染,包括病毒和核酸的污染。 |
下一篇:大型猪场如何做好非瘟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