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城市宠物数量的增加,兽医的职能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今的兽医已经彻底告别了过去“劁猪骟马”的工作范畴,社会对兽医工作者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近年来频发的畜产品安全事件也是对兽医职业道德的深刻拷问。当今社会急需“德才兼备”的兽医工作者,那么作为兽医摇篮的兽医高等院校在其中应该怎么做?当前我国兽医教育中存在着哪些不足?应该怎样改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先生,请他为我们释疑作答。 沈建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等职。 记者:兽医作为一门实践学科,需要从业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当前兽医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兽医专业的学生缺乏动手实验的机会,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这是否与很多兽医专业老师缺乏实践经验有关? 沈建忠: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重理论轻实践”不仅仅存在于兽医教育中,在整个中国的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但对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是与之配套的相关设施没有跟上,就出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以兽医教育为例,近年来部分农业院校的兽医学院或兽医系都在进行盲目扩招,有的已经扩招幅度达到了100%,甚至更多,但是相关的师资和硬件条件并没有相应的增加,加上物价上涨(过去一只实验白鼠5毛钱,现在涨到了10块钱),教学经费没有随之相应增加或增加不多,兽医作为一门临床学科,需要学生经常动手操作,所有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有些学校根本就达不到这样的条件,有的甚至连示教都很难做到,这就直接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关于兽医专业的老师缺乏临床实践的问题,我们不能否认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在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不安心教学的个别情况,但是这毕竟是少数。真正造成兽医专业学生缺乏实践的原因还是以上提到的“师资和教学条件的缺乏”。 中国兽医教育的发展思路:认清教育目标,明确教学方向 记者:作为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的院长,您对当今中国的兽医教育有哪些思考? 沈建忠:首先要确定兽医本科的“五年制”教育,建议我国农业院校兽医本科统一改为“五年制”教育,并且确定兽医本科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兽医师”。兽医属于“医”的范畴,它和农业系统的其他学科有很大区别,从教学上来讲他应该向“医”靠拢,这就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资源来培养兽医专业的学生,所以在师资和硬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盲目的扩大招生,以免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我国目前的兽医教育把兽医学科几乎所有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全部放入兽医本科的教学中,力求广、全、深,这就造成了我国兽医教学的复杂化,往往不能真正从“临床兽医”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并体现兽医本身特点的本科生培养计划,而现在已经到了把这些分清楚的时候了,应该明确兽医本科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能够从事动物疾病诊疗及相关工作的“兽医师”,而兽医学科的高级(研究型)人才可以放在“研究生阶段”培养。 其次在临床兽医培养方面,应该加强对从事经济动物诊疗的临床兽医的培养教育。现在的兽医教学有向小动物(宠物)临床方面偏重的现象,但是对于临床兽医来讲,更加应该掌握针对经济动物疾病的诊疗技能,因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和畜禽水产养殖大国来讲,兽医对经济动物所起到的作用关系到了食品供给安全和食品质量安全。由于我国动物养殖环境的复杂化,目前在经济动物方面,控制传染病已成为兽医的主要工作,但不能忽视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如畜禽常见的普通疾病)的诊疗,有时候非传染性疾病对畜禽水产养殖业造成的危害甚至超过传染病,所以未来的兽医教育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综合培养。 最后是兽医本科的教育应该更加务实。 如上所述,兽医是一门实践学科,所以一定要重视临床教学。但是,现在有些学生忽视了对临床课的学习,这样的学生理论考试分数虽然很高,但是并没有真正掌握兽医技能,这主要是受就业环境的影响,也不排除与有些院校鼓励本科学生考研有关。兽医本科教育作为对临床兽医的关键培养阶段,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希望我们一起努力,为培养大批我国合格的兽医师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