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在全国的蔓延已经成为事实,其传播势头并没有减弱的迹象,“民间疫情”此起彼伏,养猪行业的人士心急如焚。传染源和易感动物已经非常明确,不值得进一步讨论,而扑朔迷离的传播途径足足困扰了行业5个月时间,切断传播途径的各种措施收效甚微。 经过缜密的分析,大量的事实表明非洲猪瘟传播途径的脉络逐渐清晰:从传染源到易感动物的重要途径就是猪饲料(包括泔水)。足够的事实证明非洲猪瘟是粪口途径(faecal-oral transmission)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只有切断粪口途径才能阻断疫情的发生。 当俄罗斯红肠等产品进入中国的时候,便揭开了中国非洲猪瘟的序幕。猪肉制品随着冷盘凉菜进入泔水,把泔水当成饲料,猪群开始受到感染,养殖户惊慌失措把猪卖给屠宰企业,肉品再次进入餐桌,猪群感染进一步加重。无害化处理的肉骨粉以及血清蛋白、血球蛋白进入工业饲料,规模性猪场散发病例开始出现,养猪行业的恐慌状态形成,大规模人工扑杀将“天灾”转化为“人祸”。 当病猪的污染物和屠宰企业的污染物污染当地水源的时候,区域性爆发非洲猪瘟就不可阻挡了,这是最严重的状态。 从散养户到规模养殖场,从规模养殖场到区域性爆发是非洲猪瘟发生的三个重要阶段。了解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模式是控制非洲猪瘟的前提,无论是政府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还是企业管理者对此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当饲料被锁定为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媒介的时候,我们必须在饲料加工和生产工艺上多做文章(这里所述的饲料包括泔水)。 传染病学研究中有资料表明:不同于血液传播的病毒,消化道的病毒总体上属于“热敏感型”,高温状态下极易被灭活。非洲猪瘟病毒在56℃,30分钟;60℃,20分钟可以被灭活,80℃足以瞬间灭活非洲猪瘟病毒。 根据上述结论:无论是泔水,还是饲料,都可以采用“热化”技术进行预处理将病毒灭活。如泔水的煮熟饲喂,散装料的“熟化”饲喂,颗粒料的高温制粒:即通过铁锅蒸煮、散料熟化机和颗粒料的调质器便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当然,国家已明令禁止泔水饲喂,那么散装料、颗粒料等“热化”应重点关注。 只有充分认清形势,厘清思路,才能实现非洲猪瘟在中国的有效控制。 |
上一篇:非洲猪瘟肉到底是怎么到餐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