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辽宁沈阳第一起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截止目前,全国陆续发生了105起非洲猪瘟疫情,涉及25个省(区)60个市(盟),疫情发展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散养户到规模场、从家猪到野猪,由点到面呈跳跃式发展,当前全国疫情形势非常严峻。我市遵照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及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行动,全面落实以“五控一隔离”为主的各项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省政府多次以指挥部的名义对我市发出表扬信,并发专报在全省推广我市的经验做法,对我市的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是广泛宣传培训,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印制宣传图册、印制条幅,发放告知书、承诺书、公开信,利用村村通广播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宣传。组织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培训班,及时宣讲防控知识、防控政策和法律法规。为确保宣传效果,专门建立5个微信群,将从事生猪养殖、生猪经纪人、饲料生产经营、乡镇农办、动物防疫员等相关从业人员按照职业分类纳入其中,管理人员和专家组可随时为养殖场(户)等不同从业者进行宣传和解疑答惑。 二是大力动员,全民参与,全力布控。各县(市、区)组织、动员基层防疫员、检疫员、乡镇包村干部、村干部,认真开展疫情排查,对全市所有生猪养殖场户排查到位,做到“家底清、情况明”。排查做到“四个不放过”即不放过一场、不放过一村、不放过一户、不放过一畜,全方位排查,不留死角。 三是加强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监管。针对屠宰场、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厂等关键场所,严格查验检疫证、养殖档案、消毒等记录,追踪生猪来源。观察生猪健康情况,对于病死生猪,特别注意其病死症状,一旦发现可疑症状的,立即上报进行检验。开展源头防控,通过对病死生猪全面开展无害化处理的方式,避免疫情源头传播;通过喷洒消毒药剂、撒生石灰等方式,及时杀灭蚊蝇蜱虫等病源传播媒介。同时,鉴于我市的310农贸市场属于全国重要的物流集散地,车辆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运输牲畜及其产品的车辆人员,存在传播疫情的风险隐患极大,我市在310农贸市场建设了消毒检验站,对所有出入市场运输畜禽及其产品的车辆进行消毒、登记、检验后方可放行。 四、严防边界,设点监管。各县(市、区)农牧局联合当地交通运输局、公安局交警队在高速公路及国、省道出入口等重要交通路口,设立33个24小时值守的临时公路消毒检查站,对过往的生猪及产品运输车辆认真查证验物,严格消毒,严防疫情省份的生猪和生猪产品进入我市。 五是严禁泔水饲喂生猪,开展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畜牧部门联合食药监、公安、城管等部门排查禁止泔水饲喂生猪。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每家食品经营者和餐馆签定《餐厨废弃物处理承诺书》《生鲜肉经营者食品安全承诺书》,明确餐饮泔水去向。按上级文件要求,积极开展生猪运输车辆备案,加强生猪及生猪产品的调运监管。 六是开展“两场保护”。督促种猪场、万头以上规模场加强自身动物防疫条件建设,严格执行各项动物防疫措施,强化生物安全管理,不断提高生物安全水平。按照“宜禁则禁(限养区、禁养区必须禁止)、宜退则退、宜关则关、宜弃则弃、宜帮则帮、宜腾则腾”的要求,对“两场”周边三公里范围内的小散养殖场(户)实行只出栏,不补栏政策,达到逐步退出散养、退出家庭庭院养殖、退出村庄的目的,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打造“两场”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生物安全屏障,切实保护好“两场”的生产安全。 七是开展专项督导。市畜牧局联合食品药品监督局、交通局、工商局、城管局等多个非洲猪瘟防控指挥部成员单位组成专项督导组。重点督导乡村两级“最后一公里”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对督查出的问题,监督整改,整改不到位绝不放过。通过全覆盖督查,切实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了“最后一公里”,解决了“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的问题”。形成了全市上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氛围。 八是建立全市非洲猪瘟防控信息指挥中心。电子信息地图标注包括全市各乡镇、大中型养殖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厂、33个非洲猪瘟防控消毒站点等位置,随时掌握全市非洲猪瘟防控的动态信息,形成一张图,一张网,一看就明白,一说就知道,一抓就有成效的指挥平台,为打赢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提供了良好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