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处于本轮猪周期下行周期,年后猪价断崖式下跌主要是因为15-17年养殖行业持续景气,产能扩张,最终供大于求,猪价快速下跌,8月疫情出现,各地猪价开始出现分化,产销区价差迅速拉大,政策频繁出台,生猪调运几乎停滞。目前生猪供应仍然较为充足,但产区散养户母猪及仔猪补栏情绪不高,主要补栏力量来自规模化大厂,销区补栏情绪较高但量不够多,种猪淘汰率高于去年。由于疫情的出现,居民对猪肉有一定抵触。通过以上供需现象基本可以判定2019年6月后猪价会重拾上涨。 截至12月4日,全国有22个省份发生85起家猪疫情,2起野猪疫情,累计扑杀生猪60多万头,其中已有8省35个疫区按规定解除封锁。 风险点:非洲猪瘟,国家政策 行情回顾——基本面概况 剖析过去一年行情,2018年猪价基本在猪周期底部震荡,由于供应过于充足,元旦后猪价一路下跌,从最高价15.34元/公斤跌至春节前的13元/公斤,节后更是一路下跌至3月底,价格跌至10.18元/公斤,总跌幅达33.6%,跌破盈亏平衡线,部分地区猪价跌破10元大关,随后进入震荡期,8月疫情出现后地区间价差分化,疫区产区普遍下跌,东北地区最低可达8元/公斤,主销区猪价上涨,成都最高达22元/公斤。随着春节的临近,西南地区腌腊开始,主销区已开启上涨趋势,主产区则由于生猪存栏充足屠企压价,猪价底部徘徊。 从基本面看,今年猪价走势主要受以下几点因素影响: 前几年的连续盈利使得生猪产能过剩,年后在需求回落的影响下,供应过剩弊端初现; MSY的提升、规模场快速扩张,产能急剧增加; 非洲猪瘟传入中国导致生猪调运困难,产销区产销错配; 国家频繁出台政策,整个行业动荡不安。 截至12月12日,全国有22个省份发生85起家猪疫情,2起野猪疫情,累计扑杀生猪60多万头,其中已有8省35个疫区按规定解除封锁。2018年俄罗斯、罗马尼亚、波兰等22个国家报告发生5800多起疫情。整体扑杀数量相对全国总存栏来说微不足道,但是生猪调运环节监管不断加严,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及东南等省市活猪调运困难,且未来放开可能性很低。 基本面分析——生猪存出栏情况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0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少1.2%,同比减少5.9%,生猪存栏环比增加0.1%,同比减少1.8%。 能繁母猪存栏:受前几年养殖行业景气影响,能繁母猪在2018年达到最高位,年初的猪价下跌幅度虽大,但持续时间不长,养殖户大都持观望态度,能繁母猪淘汰不及预期,8月疫情出现后母猪存栏淘汰速度下降,主要是受疫情及政策的影响,淘汰受阻被迫压栏。 大猪存栏:年初的低价使得2月开始大猪存栏每月环比减少,养殖户加速出栏大猪,但同比仍在高位。非洲猪瘟刚爆出时,8月大猪存栏环比减少6.03%,同比减少1.57%,主要原因是疫情引起市场恐慌,养殖户提前出栏,部分地区生猪存栏下降,生猪调运困难,主销区缺猪,主产区供应过剩,省内无法消化,部分地区大体重生猪被迫压栏,大猪存栏量上升。未来疫情持续存在,预计大猪存栏会上升。 商品猪出栏:2018年商品猪整体出栏同比上涨41.99%,1-11月生猪出栏均重104.14公斤,相对去年同期102.92公斤有所上升,规模化养殖场中温氏1-11月出栏体重115.73,相对去年同期下降2.44%,牧原出栏均重107.78,同比去年上涨6.72%,雏鹰农牧(002477,股吧)由于出栏体重一直相对较高,因而2018年体重有所回落。对养殖户来说,适重猪源加快出栏,而大体重猪出栏较为缓慢,主要是受疫情影响。 目前来看,仔猪养殖已陷入亏损,外购仔猪养殖利润要高于自繁自养养殖利润,受疫情影响,各地区补栏情绪有差异,主产区由于调运不畅,生猪存栏较高,养殖户仔猪及母猪补栏情绪不高,8 月后母猪销量相对去年同期下降 54.28%,而 2018 年 1-11 月后备母猪销量相对去年同期下降约 20%。主销区由于猪价较高,外地猪源进入困难,因而养殖户补栏情绪较高,仔猪价格在高位,四川与黑龙江仔猪价差可达-10 元/公斤,而两地正常价差水平在 1.32 元/公斤。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8 年 1-11 月能繁母猪淘汰量 149.46 万头,同比增长 15.56%,母猪淘汰集中在 3-7月,但淘汰胎次大都集中在 7-8 胎,8 月后母猪的淘汰胎次集中在 6-7 胎,淘汰胎龄年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