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队伍建设滞后,技术培训与实际需求失衡。一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滩以胜任工作。从调查数据看大部分防疫员的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下,但从目前防疫员的工作职责看,他们不但要负责疫苗注射工作还要负责免疫档案、工作日志填写、疫情监测、协助产地检疫等克要工作任务,需要一定的学历和知识做支撑,在低学历低文化水平的情况下很难全面完成动物免疫工作任务及相关档案、证明的澳写特别是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的数据录入。二是村级动物防疫工作陷入后继乏人”的现实困境.、动物防疫工作是一件苦差事又脏又累而且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技术活,加上工资待遇低保险保障少,导致优秀人才大量流失,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干,从而使得这支队伍大多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至有将近70岁的动物防疫员仍在从事此项工作。三是技术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节。当前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的内容大多仍以传统的动物疫病防治教学为主,与他们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3.4 监管机制与评价体系不完善。长期以来防疫员队伍基本上采取’‘战时集中,平时解散”的松散管理模式缺少考核制约和淘汰机制,使得村级动物防疫员普遍缺乏危机感、紧迫感,不愿意接受新的管理模式,对政府购买防疫公益性服务有抵触情绪,而且前政府购买动物防疫公益性服务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其中评估主体多以政府官员或专家学者为主、而作为服务的接受者,社会公众少有参与机会,由此影响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又由于评价体系缺少具体的量化指标、规范的工作流程以及绩效滞后等特点,致使防疫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4、对策和建议 4.1 转变理念,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一是“传统管理思维”向’‘现代治理逻辑”转变、要理顺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关系,将社会力垦置于重要合作伙伴位置发挥政府与社会力量各自功能优势,相互弥补,相得益彰,形成多元公共服务供给格局。二是“柔性控制”向“刚性约束”转变。政府需确定购买服务的内容和标准并承担监管责任,承接主体依约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尽可能减少双方责任关系的随意性增强刚性约束。三是“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购买服务并不意味着责任的转移,提供服务的责任仍属政府部门,政府作为出资者,应站在公共利益角度明晰服务项目的要求、期限及效果,对契约进行全程监控肪止低效率行为。 4.2 提高待遇,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一是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根据《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规定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人社、财政、畜牧兽医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共同研究制定村级动物防疫员从事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的政府补助标准,适时调整,做到工作量与工作待遇相匹配。二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纳入村级干部管理序列,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落实聘用期间养老、医疗、意外伤害等保.、三是加大乡镇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站建设力度,购置基层常用的冷链、防疫仪器设备,使得防疫员工作站有办公、化验用房有防疫检疫必黑设备,有技术推广必备手段,提高动物防疫队伍公益性服务和诊疗水平,并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加强防护用品配置,如口罩、防护服、手套、高筒靴、消琴fflJ、雨衣、创口贴等必要的贴护用品确保防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3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技术培i川内容。一是优化在岗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结构,在政策上、体制上、运行机制上解决在岗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的结构性矛盾。通过业务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岗位考核等引导在岗村级动物防疫员逐步向执业兽医师过渡并通过各种激励保障措施吸引人才稳定队伍。二是建立定向培养机制、通过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免费或半免费培荞大中专层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造就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养殖户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防疫员队伍。三是创新技能培训内容,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如短期培训,实地轮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培训,用最新的兽医防控理论和实践经验,更新一线防疫员的思想观念和专业知识达到一技多能的目标,同时,充分发挥退休人员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对年轻的技术人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传、帮、带,并鼓励学有所长的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工作。 4.4 强化绩效考核,建立有效管理模式。健全政府购买动物防疫公益性服务的体制和机制,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使动物舫疫公益性服务走向社会化、市场化和规范化,在具体的绩效考核中要强化工作日志填写,强化工作责任考核制,责任追究制,表彰奖励制等措施办法,明确工作和责任目标及奖罚办法,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组织村组干部、养殖户代表进行客观评价,量化各项指标,全面考核动物防疫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