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战略

疾病、疫苗与养殖:对非洲猪瘟的反思

日期:09-19 作者:王方- 小 + 大

研发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只是,生猪健康问题不止于此。

“小规模一条龙生产是我国许多猪场疫病控制困难、生产水平低的主要原因。”王立贤认为,养猪专业化程度亟待提高。生物安全则是防控疫病、降低疫病发生风险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措施。

“其中猪场的布局、工艺选择与猪群的健康、生物安全密切相关。如果一开始就设计不合理,即使每天冲洗、消毒,也无法从源头上控制疾病。”在王立贤看来,猪场环境是决定猪生命质量安全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也关系到未来15~20年公司养猪的效率。

他建议,小规模一体化猪场逐步改为专业母猪场或保育育肥场;小规模母猪场由传统的按周生产改为按批生产。

不太乐观下的信心

对于非洲猪瘟影响产业的情况,专家们表示“不太乐观”,但同时认为“可以控制得住”。

“非洲猪瘟扩散风险极大。”孙元说,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生猪养殖量大、生物安全条件差、生猪跨区调运、缺乏有效疫苗、多种传播途径、存在野生宿主等。在他看来,一定要下决心做好防控,否则,过了冬天更不好控制。

目前,主要依靠生猪养殖户主动及时上报疫情的办法并不十分可靠。扑杀一头病猪,国家财政补贴800元,而市场上毛猪售价约6~7元/斤,一头出栏猪重约200斤,加上疫点半径3公里内的生猪全部扑杀,因此,养殖户很可能不愿意上报。

要想严控非洲猪瘟传播的关键环节,孙元建议,要主动监测,对屠宰场、冻肉、肉制品厂、交通要道等进行定点监测;禁止感染区和风险区内猪的移动,严防疫情扩散;对周边进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强检疫监管和宣传培训;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水平,严禁使用泔水饲喂等。

他介绍,“目前我国非洲猪瘟检测和诊断技术是没有问题的。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对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进行了快速准确的诊断,也证明我们建立的方法更特异和敏感。P2(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以上都可以检测。”

李国新表示,“我国动物疫苗的研究水平、技术和产业能力都很强。如果有非洲猪瘟疫苗问世的话,我们定不会落后。”比如,由我国科学家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猪瘟疫苗,为一些国家的猪瘟净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非洲猪瘟可能会改变我国生猪养殖的现状,养殖业应从疫苗、药物依赖转向生物安全防控。”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宏福说道。

张宏福表示,通过开展良种繁育、绿色高效饲料、疾病防控与兽药疫苗减负、粪尿资源化利用、猪肉加工增值、养殖屠宰全程追溯、种养循环等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着力提升生猪养殖绿色发展的质量效益,加强绿色优质生猪产品供给。

而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应果断处置,严格封锁、扑杀、焚化、消毒(所有可能的污染物、交通工具和设施)。尽管产业链中共享共建机制尚不健全,但人的观念和态度至关重要,“病”临城下,不应心存侥幸。

上一篇:无需谈“瘟”色变!谈非洲猪瘟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下一篇:后“非洲猪瘟”时代大猜想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