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具有极为敏感的视觉反应系统,能够通过眼球视网膜和头盖骨下的感受神经,对不同的光照条件做出相应的神经反射,通过体内的新陈代谢与激素变化来调节机体发育及行为活动。人类视网膜上具有L、M和S型3种视锥细胞,分别对应的最大光谱敏感峰值为650 nm、535 nm和440 nm。禽类具有第4种视锥细胞,其敏感峰值出现在415 nm,使其对于光照更加敏感。特殊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光照环境在蛋鸡生产中的重要性,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蛋鸡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及行为活动。 现代化蛋鸡生产均采用密闭式鸡舍,人工光源成为唯一且完全可控的光环境因子。科学合理的光照可以在确保动物福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20世纪60~70年代关于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在畜禽舍中的应用研究是个热点,特别是针对光照度及光照周期的很多成果且已经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LED光源的出现和智能化调控技术的应用,使得舍内光环境调控再度受到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光照度、光周期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情况,着重就LED新型光源对蛋鸡行为及生理生长发育、智能调控系统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更好地了解该光源在蛋鸡生产应用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以便为今后LED灯在禽类生产实践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1、 LED光源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关于传统光源在蛋鸡舍中的应用已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近年来,LED灯等新型光源的推广与普及,将光环境调控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推进到了新的研究阶段。 1.1 LED灯与传统光源的对比 新型的LED灯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具有体积小,寿命长,驱动电压低,耗电量低,反应速率快,耐振性好,单色性佳和破碎后无污染等特点。 1.1.1能耗 Kamanli等比较了蛋鸡舍中白炽灯、小型荧光灯和LED灯的能耗状况,白炽灯耗电量是LED灯的7.12倍,是荧光灯的5.14倍。杨景晁等通过对比LED灯和节能灯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两种灯的能耗总量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LED灯可在确保蛋鸡生产性能的同时,节约能耗。 1.1.2照度衰减 Benson等对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和LED灯三种光源进行了照度衰减方面的分析比较,发现较其他两种光源而言,LED灯存在较严重的照度衰减现象,其每天的衰减强度是荧光灯的10倍。1.1.3光照的空间均匀性Long等通过对比LED灯和荧光灯在蛋鸡舍中的应用性能,指出LED等较荧光灯产热量小,但其空间均匀性较低。且LED灯光照纵向均匀性优于横向。 1.1.4 LED灯智能化调控 蛋鸡整个生长周期中,光环境参数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在逐步完善光照对蛋鸡生理、行为及生产性能等多方面作用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化调控手段,实现蛋鸡舍光色、光照度及光周期的动态可调,对于蛋鸡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苏俊民基于LED灯开发了一种畜禽养殖光照控制器,可根据天黑和天亮的信号和光照程序进行夜间光照的自动控制。陈永乐等针对半开放鸡舍的结构特点,利用光照传感器采光,进而通过继电器控制舍内光源,节约电能的同时保证蛋鸡的光照需求。潘学东等设计开发了一套可用于智能化蛋鸡养殖的LED光源控制系统,利用可程控的LED灯,实现光质、光强与光照制度的自动调节,满足蛋鸡在不同阶段所需的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的要求。武志强基于LED灯极佳的单色性,设计了一套以牛顿三原色光为基本原理且可应用于蛋鸡舍的光色可调系统,通过PWN调光方式控制LED的电流来调控红、蓝、绿光的亮度,进而产生黄、青、白等光色,较好地满足了蛋鸡精确补光的需求,将舍内光照推向了更为精准化的阶段。周国泉等研发出了一种适用于肉鸡养殖的绿蓝紫外三色LED组合灯,在育雏期提供绿光,育成期提供蓝光,同时在整个周期内,每天提供适量紫外光,用以提高肉鸡生产性能。Hawk将LED等应用到了饮水及采食系统,通过灯光来吸引和指导动物,确保在黑暗环境中同样可以正常饮水采食。泮进明等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梯形鸡笼蛋鸡或种鸡规模养殖LED灯照明系统,用以满足新型蛋鸡养殖模式对光照的需求。 2、 LED光对蛋鸡的影响 2.1 LED光色对蛋鸡的影响 LED灯区别于传统光源最大的特性在于其极强的单色性,且通过与智能调控系统的结合,可实现“一灯多色,任意转换”。这些优势决定了针对LED灯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光色这一领域,探讨单色光对蛋鸡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禽类可见光谱范围宽于人类,同时可区分不同的颜色。在感受不同的光色后,其生物节律、生产性能都将产生变化。且在不同的生长周期,蛋鸡对于光照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明确不同生长阶段光色对蛋鸡生的影响,对于科学合理地使用单色LED,正确地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
上一篇:肉鸡养殖科学通风的简约模式
下一篇:蛋鸡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