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国内市场关注点除临储玉米拍卖以外,就是东北高温及其带来的玉米减产预期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的一波三折。首先,从“拍卖”来看,自今年4月12日首拍至今,总成交量距离6000万吨仅一步之遥,后期拍卖粮源出库节奏及何时结束拍卖引人关注,其次,7月末以来北方持续高温天气对于处在生长关键期的玉米生长影响几何,今年旱区单产能否下降一度成为市场担忧的问题,最后,近日有关中美谈判可能重启的消息悄然传来,国际大豆及玉米价格相继上涨,中美贸易关系再次吸引市场“眼球”。具体分析如下: 玉米“拍卖”周度成交不佳 截至8月3日当周,临储玉米拍卖投放794.9万吨,成交195.9万吨,成交率24.6%(上周27.2%);黑龙江玉米成交85.7万吨,吉林玉米成交54.4万吨,辽宁玉米成交20.2万吨,内蒙古玉米成交35.3万吨;一等玉米成交50.7万吨,二等玉米成交97万吨,三等玉米成交48万吨,四等玉米成交0.09万吨;2014年玉米成交60.98万吨,2015年玉米成交134.95万吨。近十七周累计投放超过1.32亿吨,成交量已经达到5996.5万吨,距离6000万吨大关仅一步之遥,总成交率45.3%(其中2014年产成交4332万吨占比72%,2015年产成交1629万吨占比27%,其余2013年产成交54.8万吨,2011-12年产成交1万吨。分地区来看,黑龙江成交2641万吨占比44%,吉林成交1998万吨占比33%,内蒙古成交829万吨占比14%,辽宁成交529万吨占比9%,其余四川成交0.7万吨),但从周成交率来看,临储玉米表现不佳。今年的临储玉米成交结果远远超出市场各方的预期,目前的成交量已经远超去年一整年的成交量,市场的需求缺口早就得到填补,但拍卖依然迟迟不见停歇的迹象,初步预计拍卖将延续至秋粮上市前(大约9月中旬)结束。 “高温”引发单产下降预期 进入8月份,东北新季玉米陆续进入生长关键授粉期,此阶段对玉米单产形成较为重要,而7月底8月初由于今年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辽宁、吉林等多地高温刷新纪录,超过35摄氏度以上高温以及授粉后夜间20摄氏度以后的气温确实不利于单产形成,相关机构预测旱区单产下降已成定局,同时辽、吉地区的干旱情况在近期又不断发酵,相关媒体也爆出了个别地块将有绝产风险的报道。当然随着气象预报显示5日以后东北高温即将结束,但造成的单产损失已经形成,且在秋粮上市以前是否还有不利天气产生需要持续关注。 中美贸易关系“一波三折” 今年以来,中美贸易之战在不断谈判角力中愈发扑朔迷离并不断升级,从2月4日中国对美国高粱发起双反调查开始到7月6日美国宣布对华进口的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开始生效,标志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对中美农产品市场的冲击首当其冲。而近日两则消息传来:先是传出中美双方正在接触并尽力恢复贸易谈判,消息传出后便提振美国大豆和玉米价格上涨,但是随后有报道称,特朗普政府考虑对中国2000亿美元产品拟征25%的关税,而不是10%,这可能造成美国和中国的紧张态势升级,中国政府周五宣布将对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最高25%的关税,如果真如此,中美贸易关系很难重新拉回谈判桌上。除了大豆之外,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同样较深的还有玉米市场,一方面进口玉米大量减少,将导致今年夏季我国优质玉米供应偏紧,另一方面中美贸易关系一波三折对于当季玉米市场可能不会再产生明显影响,但我们认为未来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下游企业应做好万全准备。当然谈判不易,结果难测,用粮企业应对中美贸易战局势可能变化随时保持谨慎关注。 展望后市,从拍卖来看,至秋粮批量上市前,“拍卖”粮源仍主导市场供给,从出库来看,当前临储玉米出库进度在3300万吨以上,玉米市场进入临储玉米稳定供应阶段,后期临储玉米继续出库,市场供应充足,而夏季高温不利于养殖业现阶段消费,加之南方新玉米上市后春玉米接踵而至,国内玉米市场整体或保持稳中偏弱格局。从天气来看,此前东北涝灾未必给新季玉米单产造成困扰,但近一周以来东北高温确实已开始影响单产,夏季过后是否又将迎来一个“多事之秋”引人关注,至于中美贸易关系这个绕不开的话题,需密切关注谈判进展情况,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优质玉米市场前景将继续看好。 |
上一篇:集贸市场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下一篇:疫情与猪价的涨与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