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经过严格的选种和选育,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每到夏季,由于高温及其他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母猪采食量下降、泌乳量减少,仔猪腹泻率上升、成活率下降,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的发病率上升,配种率下降、死胎率上升、产仔数减少。提高母猪繁殖率、仔猪成活率和仔猪断奶重,是实现养猪业高产、高效的基本和有效的途径。 一、夏季母猪繁殖性能下降的因素 (一)内分泌因素 高温,特别是气温在35℃以上时,可直接刺激脑垂体,造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障碍,影响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和雌激素分泌,从而影响母猪的发情和排卵。有研究表明,母猪受到持续性热应激后,会间接地影响卵巢机能,严重时会诱发卵巢囊肿。 (二)营养因素 夏季气温高,母猪散热困难,采食量减少,使得母猪哺乳期失重大,会出现不规律的发情和排卵,造成不发情、发情延迟,影响配种和受孕,出现死胎和弱胎以及母猪淘汰率上升等情况。高温季节饲料中维生素稳定性差,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脂溶性维生素A、E失效快,而它们是维持正常繁殖活动的基本物质。 (三)公猪因素 公猪精液的活力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环境温度越高,精液活力越低。夏季猪舍温度多在38-40℃,公猪性欲下降(高温使无交配欲的猪所占比例高于常温季节),精液品质降低(精液稀薄,且射精量减少死精、弱精增多),是夏季母猪受胎率低的直接原因。 (四)霉菌毒素因素 高温易使饲料发生霉变,母猪采食了发霉的饲料,会造成采食量下降。另外,霉菌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易使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乏情、后备母猪假发情等现象。 (五)疾病因素 夏季高温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快,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发病率上升,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增加;同时由于大量蚊、蝇滋生,造成细小病毒、乙脑、蓝耳病等病毒性疾病的流行加剧。特别是1-2胎的青年母猪更易受到病原侵害。 二、综合控制措施 (一)改善饲养管理 饮水器中水应保持适当的流量,以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水温应控制在10-12℃。夏季早晚分别对公、母猪进行驱赶运动,每次1小时左右。在早、晚天气凉爽时喂料,由干粉料改喂湿料或汤料,或由每天喂2次改为每天喂3次,即晚上增加1次。控制好母猪膘情,及时淘汰有繁殖缺陷和老龄的公、母猪。配种应在上午8时前,下午6时后进行。对不使用的公猪应加强运动,防止过月巴。加强栏舍冲洗消毒工作,每天用清水清洗干净后,用1:1000百菌消喷雾消毒。 (二)把好种猪营养关 调整日粮营养,保证适宜的营养水平,夏季种猪消耗增加,营养摄入减少。因此,进入夏秋高温季节应提高日粮中能量、蛋白质(特别是赖氨酸水平)、维生素的水平。种公猪饲料蛋白质应在16.0%以上,空怀母猪饲料蛋白质在14.5%以上。同时添加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C、E的供给量,除正常给量外,在每吨日粮中应额外添加维生素A、E各40-50克。 (三)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种猪舍最适温度为,配种舍12-15℃,妊娠舍18℃,哺乳舍18-22℃。为满足种猪舍温度要求,种猪舍在夏季应有通风或喷淋降温设备,每天应进行淋浴或通风降温。通过滴水和地面、屋顶洒水,增加蒸发,降低环境温度。安装排风扇,增加通风量(但在35℃以上时单纯通风无降温作用)。安装湿帘或空调(种公猪舍),湿帘的良好使用可保证降温达5℃,种公猪舍可考虑安装空调,费用虽高一些,但效果较好。为减少辐射热,可在屋顶喷洒白石灰,或安装屋顶反光板。场内多栽乔木,种植藤蔓类植物。在饲料中添加0,4%-0.6%小苏打能起到防暑降温作用。 (四)定期检查精液品质 加强公猪饲养管理,及早发现有问题的精液。对发现精液稀少、畸形率高的公猪应改善饲养,停止配种,在5周后再检查,如无改善再淘汰。 (五)药物保健 生产母猪在产前1-2周、后备母猪在配种前用药进行驱虫,每33千克体重肌注“通灭”1毫升。做好细小病毒、乙脑、伪狂犬病等疾病的免疫注射工作。由于夏季高温期母猪无乳综合征发病率高,可以在产前、产后各1周以及断奶、配种期间的每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1千克和中药鱼腥草5千克,或在母猪分娩时每头肌肉注射“得米先”(长效土霉素)10毫升,控制产后感染,用来预防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在公、母猪每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霉卫宝”2千克。母猪分娩前1天,在外阴部注射1毫升“律胎素”,控制母猪分娩的时间,用以同期分娩,缩短产程,加快产后恶露排出,减少母猪产后子宫炎、乳房炎等病的发生。通过激素调整,增加泌乳量,提高仔猪的断奶重,缩短母猪断奶后到配种的时间间隔,增加下胎母猪的产仔率。 |
上一篇: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防治
下一篇:夏季母猪便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