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兽共患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感染与传播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75%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动物与人类传染病之间关系密切,国际社会积极倡导“同一世界,同一健康”理念,强调从动物源头防控传染病,“人病兽防”,是减少人间疫情的关键环节,也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有力地维护了养殖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防控制度基本成型 2008年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实施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制订了24部配套规章和30件规范性文件,20多个省份出台了地方法规。农业农村部组织制订《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单独或与有关部委联合出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动物布鲁氏菌病、血吸虫病、包虫病、动物狂犬病、奶牛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治计划、指导意见和技术规范。同时,制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定点联系制度,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分级开展防控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防控策略取得突破 针对我国畜禽饲养量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借鉴国际经验,探索符合我国特色的防控道路,推进区域化管理和疫病净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养殖企业率先实现重点疫病的无疫。2016年,山东胶东半岛建成我国首个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无疫区;2017年,山东民和、福建圣农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无疫小区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截至目前,全国建成93个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和示范场。 防控措施扎实有效 根据不同传染病流行动态变化,科学选择防治技术路线,“免、检、管、杀、消”(即免疫预防、检疫监测、流通监管、扑杀净化、消毒灭源)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逐渐完善。2013年以来免疫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千亿羽,监测样品超过3000万份;2015年以来免疫家畜布鲁氏菌病7亿多头只,监测样品超过7000万份。 防控技术不断创新 2013年以来,全国动物疫病防控领域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89项,81个产品完成转化。大量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疫苗产品投入使用后,致使进口产品价格下降达40%以上。我国先后指定了禽流感等13种动物疫病共21家国家参考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先后在我国科研技术单位认可了18个国际参考中心,我国兽医科技工作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宣传教育不断强化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养殖者的防疫意识。组织编写制作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包虫病和血吸虫病等防治知识挂图、宣传手册、光盘等材料达上千万份,免费发放给基层防疫人员和群众。录制专题宣传片,在疫区电视台循环播放,组织专家通过授课、录制节目等方式,向广大农牧民宣传防治知识。 近年来,我国畜禽总体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20%-28%,全国因此增加肉蛋奶供给373.1万吨,累计减少直接经济损失570.8亿元。全国成功消灭了马鼻疽;零星散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炭疽等动物疫情,均得到迅速控制和扑灭。据了解,人间布病感染病例从最高年份的57222例下降到2017年的38554例;狂犬病、血吸虫病人间病例数连续5年逐年下降。 2017年初,部分省份发现家禽高致病性H7N9流感变异毒株,8个省份报告发生9起家禽H7N9流感疫情。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采取紧急监测、扑杀淘汰阳性家禽、强化活禽调运监管、规范活禽市场经营等一些列措施。2017年下半年根据H7N9流感疫情形势变化,迅速调整防疫政策,实施家禽全面免疫,禽间疫情和人间感染发病情况迅速得到有效控制。2018年以来,家禽H7N9流感疫情平稳,发病数、死亡数、扑杀数同比下降87%以上;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2017年9月以来,全国新发人感染H7N9报告病例数与上一个流行季相比下降99%以上,防控效果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