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走质量兴农之路,引导农业加快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农业农村部决定将2018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 一、充分认识推进质量兴农的重大意义 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条件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生产者的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发展方式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必须实现工作导向的重大转变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在农林牧渔各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推进质量兴农,并逐步贯彻到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业质量年工作,推进质量兴农,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方向。 二、坚持以质量为导向,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开展农业质量年工作,推进质量兴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质量为导向,全面提升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在工作推进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牢固树立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竞争力的理念,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方式方法、政策投入、资源配置,加快构建质量兴农的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推动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统筹做好农业质量年总体设计和工作安排,依托市场手段调动各类要素资源,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社会参与度。 (三)坚持部省协作、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加强统筹指导,建立协作机制,支持和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质量兴农相关行动,形成推进质量兴农工作的强大合力,打造总体布局、多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工作态势。 (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突出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注重典型引路和分类施策,构建产业质量提升长效机制,确保农业质量年工作取得实效。 三、扎扎实实落实农业质量年各项行动 (一)生产标准化推进行动。新制修订农药残留限量标准1000项、兽药残留限量标准100项、其他行业标准200项,增加制定农产品品质标准。加强标准的宣传推广和使用指导,推进规模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鼓励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100个果菜茶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新创建一批现代化示范牧场,在100个畜禽养殖场组织开展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示范创建,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创建。深入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新创建水产健康养殖场500个以上,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试点。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行动。调整完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计划,增加农药和兽药抗生素等监测参数至122项,扩大监测范围,覆盖全国150个大中城市基地和市场的5大类产品110个品种,针对一些品种的突出隐患开展专项监测。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启动实施农产品品质评价计划,促进质量安全和品质营养水平同步提升。加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广应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项目安排、农产品品牌评定等挂钩,率先将绿色、有机、品牌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选择10个省份开展追溯示范试点。强化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条件、手段和业务能力。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行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生猪屠宰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等制修订。深入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瘦肉精”、私屠滥宰、水产品“三鱼两药”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推进农兽药追溯体系建设。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实施违法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启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微信微博新媒体宣传平台,开展“质量安全万里行”活动。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行动。发挥第一批107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作用,举办产销对接活动,推动线上线下市场设立安全县优质农产品专区,扩大市场影响力。开展第二批215个安全县(市)创建试点单位核查验收,合格的予以命名,推动安全县农产品全面实现可追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省(市)为单位整建制创建。总结安全县创建模式,强化示范推广。支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率先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质量兴农模式。发挥垦区和大中型农场引领作用,建设农垦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 |
上一篇: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