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中王”长毛兔在嵊州市形成了有5万多兔农养殖,年收入超过2亿元的农业支柱产业。还有300多万只长毛兔走出嵊州,落户大江南北,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25亿元。嵊州长毛兔为什么能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原因就是自主创新,切实有效地解决兔农在长毛兔生产中碰到的各种制约发展的难题,使长毛兔身价倍增,成为农民眼里的“金兔子”。嵊州市畜产品有限公司因此被评为长毛兔产业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 1.自主创新培育“白中王” 以前,嵊州农民养兔有两难:一是种兔产毛量不高,二是市场波动大。 为此,浙江嵊州市畜产品有限公司给农民签约保护价收购,市场低潮时按合同价卖给公司,市场高潮时农民可随行就市。同时,公司组织科技人员自主创新培育优良种兔。企业技术人员在德系、法系、中系安哥拉兔的基础上,采用杂交改良,横交固定,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经10多年精心培育,最终选育出了体型大、产毛高、毛质优的长毛兔“白中王”,并被评为国家农业名牌。不但品质超过了前西德长毛兔,而且产毛量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平。公司也被评为国家级长毛兔良种繁育新体系技术依托单位。此后,公司以下属的良种繁育场为依托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对全市长毛兔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实现了存栏良种率100%。种群结构全面优化后,出现了兔业生产大飞跃。兔毛年均产毛由九十年代初的600多克提升到目前的1500克,2004年的冠军兔产毛量高达4729克,刷新了世界纪录。今天,“白中王”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长毛兔良种群体。 2.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 针对兔农饲养长毛兔生产中存在的传统养殖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的问题,嵊州市畜产品有限公司紧盯国际市场兔毛产业发展方向,不断研究实用新技术,先后投入300多万元研究开发了长毛兔高效低耗省力化饲养和规模饲养配套技术,使过去一个劳动力饲养50只兔,提高到500只以上,最高达到3500只,长毛兔产毛量增加三倍以上,养兔综合经济效益提高40%以上。 针对母兔养殖综合经济效率高出公兔25%的现象,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出长毛兔性别控制实用技术,使仔兔的雌性比例由自然繁殖的50%提高到70%以上,仅此一项每年增加兔农收入800万元以上。这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针对兔绒成为国际市场高档织物产品的发展趋势,公司从2001年起成立课题组,通过群体继代选育、近交系繁殖、闭锁群选育等选育技术,成功培育出细毛型长毛兔新品系,并建立了30万只细毛型长毛兔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年兔绒生产能力达到500吨。嵊州成为全国优质兔绒生产出口中心。同时,嵊州市向全国重点兔毛产区推广细毛型长毛兔新品系20多万只,改良兔种200多万只,增加农民收入1500多万元。 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公司创建了全国首家长毛兔研发中心,聘请全国1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研究世界养兔业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据统计,嵊州市畜产品有限公司先后完成了2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和星火计划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长毛兔繁育新体系”成果被科技部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指南项目。 3.建六大服务体系 多年来,嵊州畜产品有限公司建立和完善了省级长毛兔产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龙头的六大服务体系为兔农服务。一是良种繁育扩散体系。以公司良种兔繁育场为中心形成二个生态养殖小区、5个万兔专业村、1000个饲养500只以上的科技示范户组成的良种兔饲养繁育扩散网络体系,年良种兔供应能力达到50万只。仅输出长毛兔1项,2005年增加全市农民收入3000多万元。二是科技培训体系。公司组成了一支有50多名参加的有专业技术经验的技术辅导队伍,由农技大师和责任农技师挂帅,进行流动式与培训班相结合的技术辅导。三是防疫服务体系。每年两次集中对全市长毛兔进行防疫注射。同时组织养兔大户参加防疫治病队伍。使市长毛兔发病率降到10%和7%以下。四是饲料供应体系。公司研制了产毛、繁育和药物等系列饲料和复合预混饲料,并在全市建立了130多家小型颗粒饲料厂,统一生产标准,控制质量,就地供应农民。五是规模饲养指导体系。在全市推广“千户长毛兔规模饲养”工程,为农民提供从设计、建设、引种到饲养的全过程服务。目前全市饲养200只以上的规模户已有3000多家。六是收购服务体系。公司对签约兔农实行保护价销售,在市场低价时按保护价收购,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允许兔农按市场价销售。此举为兔农免除了后顾之忧,保证了兔农的利益。 在为兔农服务中,嵊州畜产品有限公司自身也得到了新的发展。近年来,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建立了中国长毛兔生产科技创业园区,年收购、加工、出口兔毛1000多吨,在全国兔毛重点产区设立兔毛、种兔收购推广基地,兔毛产品运销20世界多个国家,与国内30多家毛纺企业建立 了产销关系,企业总资产达到8600万元,年1.2销售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