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包涵体肝炎:肝肿大褪色,质脆,脂肪变性,有点状或斑状出血。突然死亡,大多数发生于3-7周龄,集中于5周龄。病程持续7-10天后突然停止。包涵体只在肝脏内形成。 5、淋巴细胞白血病:肝脏因肿瘤样组织呈弥漫性或结节性增生而极度肿大,被称为“巨肝症”,病理组织质地较松脆,并常有出血与坏死。镜检病理组织主要是由大量淋巴细胞所组成。发病鸡又一般在18周龄以上。慢性病程,死亡率低。 6、网状内皮增殖症:病鸡肝脾增大,有针尖大弥漫性浸润,脾增大可导致破裂。胆囊肿大是本病的特征。 7、单核细胞增多症:肝脏充血或脂肪变性,肝脏上均匀分布着一些1毫米的圆形黄色病灶,中心有出血点。胰脏呈白垩状,实质中有白色坏死小点。肾肿大苍白。发病率15%~21%,平均5%。 8、大肝大脾症:肝脏、脾脏体积极度增大,达正常的几倍。外观呈大理石状。肝脏质脆或坚实,有时呈砂砾状。 9、大肠杆菌病:肝包膜增厚,不透明呈黄白色,易剥离。在肝表面形成的这种纤维素性膜有的呈局部发生,严重的整个肝表面被此膜包裹,此膜剥脱后肝呈紫褐色。 10、巴氏杆菌病:急性病例肝有数量不一、但大小基本一致的针头大的灰白色坏死灶。坏死灶一般分布较密。禽霍乱流行广泛,鸡鸭鹅各种禽类均可感染发病。心血或肝、牌涂片可发现两极染色杆菌。 11、沙门氏菌病(白痢、伤寒、副伤寒)、有些病例肝脏有小点出血和坏死结节。结节一般较小,土黄色,并见有砖红色条纹,胆囊扩张,脾脏肿大。此类结节可见于心肌、肺、肌胃和肠壁。雏鸡在两周龄时本病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临床上以排白色稀薄粪便为主要特征。禽副伤寒的急性与亚急性病例可见肝肿大,其边缘钝圆,肝包膜上常有纤维素性薄膜被覆;肝内有细小灰黄色坏死灶。带菌的成鸭常有肝硬变。本病主要发生于雏禽。急性型多见于2周龄以内。亚急性与慢性病例肝呈棕色或古铜色,肿大,肝有颗粒状坏死结节。本病主要发生于鸡、火鸡、鸭也可感染。 12、弧菌性肝炎:肝硬化,形状不规则,表面散布有灰白色星芒状坏死灶。最急性病例肝肿大、充血、散布有坏死灶,也可见出血斑。 13、螺旋体病:肝肿大,质脆,呈砖红色脂肪变性,表面散在有针尖大的坏死点。黄疸、消瘦、腹泻。 14、链球菌病:肝脏脂肪变性有坏死灶,有时在肝脏引起化脓性病灶。 15、曲霉菌病:曲霉菌病可能在肝脏有结节病变 16、结核病:结核病病鸡的肝脏有结核结节者可达70%。结核结节外包结缔组织,比较致密,中心干酪样坏死,坏死物是豆腐渣样。结节镜检显示结核结节的特殊结构,并可分离培养出结核杆菌。结核结节亦见于脾、肺和肠道浆膜。病鸡死亡有时是由于肝脾破裂出血致死。 17、绿脓杆菌病:有时在肝脏引起化脓性病灶。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雏鸡。 18、家禽溃疡性肠炎:肝脏出现淡黄色斑纹,甚至形成大的不规则的黄色坏死区或散在的灰色或黄色小坏死灶。慢性病例在小肠和盲肠的任何部位都会出现溃疡。 19、丹毒:肝脾肿大、质脆,并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肾肿大、充血。腺胃出血、坏死或溃疡。肠道弥漫性出血,盲肠粘膜坏死。有时关节肿大。 20、伪结核病:慢性病例肝脾肾肿大,散布有粟粒大小的黄白色或灰白色病灶,切面为干酪样变性,此种病变在肺、胸肌和其他内脏器官中也可见到。 21、副大肠杆菌病:肝脏肿大有黄色斑纹,眼球浑浊。确诊本病需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22、葡萄菌病:急性病例肝脏充血肿胀,可能在肝脏引起化脓性病灶。 23、亚利桑那菌病:肝呈土黄色,肿大2~3倍,表面有砖红色条纹,切面有针尖大的灰色坏死灶和出血点。胆囊肿大、胆汁浓缩。心脏、肾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主要发生于雏鸡,卵黄多吸收不良。眼睑肿大3~4倍似“金鱼眼”,神经症状明显,有“观星”姿势。 24、鸡弓形体病:肝肿大并有脂肪变性,有时有坏死。脾脏肿大内含许多虫体。 25、组织滴虫病:肝脏表面形成一种圆形或不规则形、稍有凹陷的坏死病灶,此种病灶呈淡黄色或淡绿色,边缘稍隆起,这种变化其他疾病见不到。另外,本病还有盲肠形成干酪样栓子的特征。把栓子横断切开,其切面呈同心层状,中心是凝固的血块,外面包裹着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渗出物和坏死物质。有些病鸡头部皮肤变成篮紫色或黑色,又称黑头病。 26、住白细胞原虫病:肝脏肿大,有针尖大、粟粒大隆起的点状出血或出血斑。肌肉、肾脏、胰脏等处也有类似变化,鸡冠苍白并倒向一侧,有时从口腔甩出血丝。产蛋下降或无产蛋高峰。 27、脂肪肝出血综合征:大多见于蛋鸡或种鸡,不同品种的鸡敏感性不同,以肥胖的鸡、炎热的季节、饲料偏碱性、胆碱缺乏、生物素缺乏时较易发生,病鸡常突然死亡,在炎热季节大多死于下午或晚上。 剖检见肝包膜下有出血点或血泡,严重时肝破裂,腹腔内充满血水或凝血块。少数耐过的病例,则冠苍白、萎缩、衰竭死亡,剖检见肝表面包裹一层灰白色透明的血浆,腹腔内有血水或凝血块。 |
上一篇:口蹄疫流行新动向及有效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