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乳鸽安卡拉病一直困扰着养鸽户,该病主要危害2~3周龄乳鸽,种鸽和后备种鸽没有明显症状,乳鸽发病病程短、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鸽群健康和正常生产。发病诱因主要是养殖密度大,鸽舍间距小,通风差,空气污浊,环境差,气候多变等。从2015年开始华南地区几个集中养殖区都有发生,该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大多持续一个月有余,并向周边扩散,发病鸽场损失很大。 1 流行病学 乳鸽安卡拉病主要发生于2~3周龄的乳鸽,肉鸽、信鸽都容易感染,信鸽要长期训放、比肉鸽更容易感染。乳鸽发病特征是,采食正常,体格健壮,突然发病且死亡快,死后皮肤苍白。乳鸽感染该病后,初期死亡多为2周龄左右,在3周龄左右乳鸽出现死亡高峰,持续时间一星期或更长,死亡率达20%~80%,一般在30%左右。本病对热应激特别敏感。安卡拉病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种鸽感染后长期带毒不发病,并可间歇性排毒。就本病来说,主要集中在养殖密度相对集中的地区,鸽舍间距小,通风不好,养殖条件差的鸽场。 2 临床症状 本病主要侵害的是心脏、肝脏,其次是肾脏、肺脏等。特点是潜伏期短,发病快,死亡率高。其特征是无明显先兆而突然倒地,精神沉郁,出现呼吸道症状,张口呼吸,呼吸急促,不咳嗽,部分有罗音,排黄色稀粪,几分钟内死亡。死亡的乳鸽多为又肥又壮,突然死亡,死后皮肤苍白。鸽场养殖人员形象的说,走过去的时候都是好好的、走回来就死了,说明此病病程短、死亡迅速。解剖时要细心观察心脏和肝脏病变,要与霍乱区别开,以免造成误诊。 3 病理变化 死亡乳鸽皮肤苍白,肌肉淡白,羽毛竖起。剖检特征,病鸽心肌柔软,心包有淡黄色透明的渗出液,呈果冻状,心冠脂肪无出血点,心脏表面多出血点。肝脏肿大,充血,边缘钝圆,色泽变黄,质地变脆,一碰即碎,像豆腐,并出现坏死。肾脏肿大,苍白,肾小管扩张,有的有尿酸盐沉积。肺淤血水肿,高度纤维化,外观发黑,部分有气囊炎,并拌有继发感染。骨髓颜色变淡变浅,质地稀薄,严重的出现苍白色。脾脏无明显变化,肠道变化也不明显。 4 临床诊断 此病病理特征明显,一般养鸽场凭其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即可作出初步诊断,及时对症治疗,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肝脏切片中见到嗜碱性核内包涵体可诊断为本病,确诊需实验室做鸡胚肝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本病经实验室检测证实为腺病毒。和其他禽类、信鸽一样同属腺病毒感染,只是血清型不同。 5 综合防治措施 本病没有特效药物,现阶段也没有疫苗。防治以对症治疗为主,并预防继发感染。预防应从种鸽入手,本病有很强的垂直传播性,用抗病毒中药治疗,药量要足,能有效治疗和净化本病。防控要从减少热应激,降低密度,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力。另外需要加强饲养管理,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5.1 中药防治 发病初期使用抗病毒中药、每次连用5~7天、连续用1~3个疗程;中药防治机理:温之以气填形缺、补之以味弥精损;甘寒滋润、濡养津精、甘寒清补、益精填髓;甘辛悦脾、补后天之本;甘寒注肾、固先天之元、甘辛行散,调理气血。对引起抗体依赖性增强而导致持续性感染和免疫逃避的病毒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同时能清除机体内的内毒素、外毒素等,使各组织器官内的病毒凋亡。阻碍病毒在机体细胞内的复制,协助机体排除病毒,继而从根本上使机体摆脱病毒侵害。 5.2 保肝护肾 由于本病会出现肝肾肿大、色泽变黄等炎症的变化,可使用利水消肿、扶正固本,通利二便的药物,恢复肝肾机能,增强药物吸收利用率。有尿酸盐沉积时,及时饮用肾肿解毒药。5.3 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应激,防止过度惊吓导致心跳加快而供氧不足,心包积液严重会导致心脏衰竭。避免热应激,注意通风降温,供给充足的新鲜空气,保证氧气供应。暑期天气湿热,这也是夏季容易发生本病,而且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发病区域、发病季节,注意养殖密度不要过大,尽量把帆布卷到最高点,加大鸽舍进风量,保证有新鲜空气流通,鸽舍温度才容易控制。霉菌及其毒素,会严重影响到肝肾功能,发病鸽场饲料全程添加脱霉剂,才能有效防止霉菌及其毒素对肝脏肾脏的侵害。做好消毒工作,尤其是外来车辆,收鸽车辆会往来三鸟市场,可能会携带其他家禽病菌,必须严格做好消毒工作。收乳鸽车辆要在场外计数、装鸽笼具、车辆消毒后,方可回生产区。 综上所述,乳鸽安卡拉病,单独使用抗生素基本无法治疗,必须综合防控,减少应激,保证鸽舍通风、坚持对环境消毒等。笔者在多个鸽场试验,大剂量使用抗病毒中药治疗,坚持几个疗程效果非常理想,配合消炎药物预防继发感染。长期使用中药保健、调理,可净化本病。鸽场消毒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大家一直认为种鸽抵抗力强,大多鸽场基本就没有消毒,甚至有的鸽场连消毒池也没有。尤其是今年气候多变,乳鸽难以适应,鸽子比往年难养很多,疾病多、产量低。做好种鸽保健,提高鸽群体质,抵抗力增强了,种群才会更健康。 |
上一篇:长毛兔养殖技术和综合防治
下一篇:鸽毛滴虫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