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牛羊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十二五”期间, 中国牛肉产量以年均1.4% 的速度增长,较“十一五” 期间下降了1.4 个百分点。供求矛盾推动近年来牛肉价格显著增加。同时,牛肉进出口逆差逐年扩大, 2015 年牛肉进口连续第4 年增长,且增速明显。肉牛产业竞争力下降的主要由于其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发展缓慢。2014 年我国肉牛年出栏50 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仅为27.6%,散养户及小规模养牛户仍占主体,这种分散的小规模养殖大部分是粗放式的饲养管理与经营方式,养殖环境差,科技能力不足,高耗低效,造成肉牛育肥效率低、牛肉品质差,并导致非定点屠宰和集贸市场销售为主导的流通方式,无法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肉牛产业体系。肉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奶制品产业尽管发展迅速,但是依然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 年)的分析和预测,2015 年我国奶制品的自给率只有78%,2020 年和2025 年将进一步下降到73% 和71%。 3.4 产业各环节发展不均衡 总体来看,在我国的畜牧业产业体系中,育种、养殖等产前、产中环节发展水平不高,而加工、制造、流通、销售等产后环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畜牧业良种繁育体系薄弱,育种技术还比较落后。人工授精技术还未全面推广,牛羊繁育还是以本交为主。生产性能测定规模小,并且中心测定为主、场内测定为辅。遗传信息的登记、保管、发布以及利用工作还很粗浅,不能为育种提供有力支撑。国内真正有影响力、能被国内外众多生产企业所引用认可的品种不多,其国内品种的种用指标还远低于国外品种,生产性能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导致种畜大量进口。 一 些畜种的养殖规模较小,生产率和效益较低。在肉牛养殖环节,散养户及小规模养牛户仍占主体, 主要采取粗放式的饲养管理与经营方式,养殖环境差,科技能力不足,高耗低效,造成肉牛育肥效率低、牛肉品质差、产品缺乏竞争力。在奶牛养殖环节, 2015 年我国奶牛的平均单产水平为6.0 t,散养和小规模奶牛养殖场的平均单产为5.3 t,远远低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平均单产高于9 t 的水平。 4、结语 针对目前畜牧业产业体系的现状和问题,为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市场需求相吻合, 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有机统一”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4.1合理定位,加强行业规划和政策支持 合理定位畜牧业,科学规划畜牧业产业发展线路和内部品种结构,并以为基础,制定良种、饲料、饲料粮、牧草等相关产业的行业规划。增强对畜牧业产业的财政支持政策。 4.2培育比较优势,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加快推进畜禽良种繁育和推广,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式,探索多种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单产水平,降低单位成本。加强质量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3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优化产业内部结构 对生猪以稳定为主,改变大起大落的现象, 实现基本自给。对肉鸡等家禽行业鼓励兼并重组, 提高市场集中度,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对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应加强品种改良和推广,完善良种补贴政策,扩大标准化养殖补贴覆盖面,显著提高牛羊生产力。 4.4促进产业纵向整合,提振消费信心 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工业,选择合适的产业组织方式和产业链形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畜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畜产品市场监管,全面提振消费者对国内畜产品的消费信心。 |
上一篇:2018年畜牧业十三大猜想
下一篇:2018年我国养殖业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