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禽管理

提高雏鹅育雏成活率技术

日期:12-21 作者:佚名- 小 + 大

提高雏鹅育雏成活率,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适宜的环境温度。雏鹅自身调节体温的能量较差,饲养过程中必须保证均衡的温度。温度关系到育雏成败,温度适宜 有利于提高雏鹅的成活率,促进雏鹅的生长发育。育雏温度随着日龄增加逐渐降低,直至脱温。

适宜的温度是1-5日龄时为30-32度;6-10日龄28-30度;11-15日龄26-28度;16-20日龄24-26度;20-25日龄22-24度;26日龄以后为18度。

在饲养过程中,除查看温度计和通过人的感感觉估测掌握育雏的温度外,还可根据不断观察雏鹅的表现来来进行。

当雏鹅挤到一起扎堆,采食量下降,属于温度偏低的表现;如果雏鹅表现张口呼吸,远离热源,饮水增加,说明温度偏高;正常适宜温度下,雏鹅均匀分布,静卧休息或有规律地采食饮水,间隔15-20分钟运动一次。

(2)适宜的湿度。鹅虽属于水禽,但怕圈舍潮湿,30日龄以内的雏鹅更怕潮湿。俗话说:养鹅无巧,窝干吃饱。潮湿对 雏鹅的健康和生存影响很大,若湿度高温度低,体热散发而感寒冷,易引起感冒和下痢。若湿度高温度也高,则体热散发受抑制,体热积累造成物质代谢与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加。因此,要保持鹅舍内适宜的湿度。

(3)新鲜的空气。育雏室必须进行适宜的通风换气,驱除污浊气体,减少舍内的水汽,尘埃和微生物,保证新鲜空气的供应。通风换气的同时,要注意舍内的保温,尤其是冬春要特别注意。在通风前,首先要使舍内温度升高2-3度,然后逐渐打开门窗或换气扇,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鹅体。通风时间多安排在中午前后,避开早晚时间。

(4)适宜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鹅群拥挤,生长发育缓慢,发育均匀,并易出现相互啄羽,啄趾,啄肛等现象,死亡淘汰率高;饲养密度过小,造成浪费,所以要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一般雏鹅平面饲养时的密度, 1周龄为每方米20-25只,2周龄为10-20只,3周龄为5-10只,4周龄为每平方米5只以下,随着日龄的增加,密度逐渐减少。

(5)合理的光照。光照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时间,应制定严格的光照程序。育雏期间保持较长的光照时间,有利于雏鹅熟悉环境,增加运动,也便于雏鹅采食,饮水,满足生长的需求。育雏1-3天,每天23-24小时光照,4-15日龄18小时光照,16日龄后逐渐减为自然光照时间,但晚上需开灯加喂饲料。光照度0-7日龄没15平方米用1只40瓦灯泡。8-14日龄换用25瓦灯泡。高度距鹅背部2米左右。

上一篇:生态放养鸡的日常饲养管理

下一篇:笼养肉鸡的饲养管理(一)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