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双向传播导致禽流感病毒毒力返强 我国同一区域,鸡、鸭、鹅混养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生物安全做的较差,很容易发生禽流感病毒的交叉感染。 家养水禽在某些禽流感病毒流行早期多呈隐性感染或带毒,临床无症状,但可通过粪便排毒,污染环境。易感的鸡群感染这些病毒后,可引起发病,表现高死亡率。该病毒适应鸡群后毒力返强,当重新感染水禽后,可导致水禽发病,出现高死亡率。 近几年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鸭群中分离率较高的某种禽流感病毒,在流行早期对鸭群无致病力,随后我们发现该区域水禽发生该亚型禽流感的时间总是滞后鸡群1-2年。如1996年中国广东省分离到的 H5 亚型禽流感病毒(GS/GD/96)对雏鸡的致死率达100%,但人工感染鸭不发病、不死亡;当禽流感病毒在鸡群流行后,病毒毒力增强,随之对鸭的易感性增加,也表现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2016年发生的2.3.4.4分支的H5N6亚型禽流感也存在双向传播的现象。 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水禽禽流感流病毒续监测
4、禽流感在水禽之间变异速度加快 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混合器和病毒发生重组的加速器。由于水禽是禽流感的储存库,同一个鸭群往往存在多种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这是导致病毒易发生基因重组的主要原因,因此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混合器。近几年发生的几次禽流感病毒疫情往往是从水禽开始的,并且病毒发生了基因重组。禽流感病毒在鸡群中的变异较慢,但在鸭群中由于双向传播,变异速度明显加快。可导致新的分支出现和免疫失败。 发生在水禽的禽流感疫情
禽流感病毒重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