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发展的三十年 一、产业格局的改变 在中国生猪产业发展的近30年中,前20年,饲料版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走在生猪产业的前列;近10年,生物制品和动保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公司已经做大做强;到今天许多的饲料、动保企业都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然而,2015年底温氏上市,一夕之间改变了生猪养殖在产业链中的格局,它的上市志着生猪产业链中养殖环节的崛起。生猪养殖从过去的散养农业属性变成规模化工业属性,即养猪这个环节已经变成工业化生产。基于此,更多的饲料、动保企业进行了有效对接和融合,投入到了生猪养殖这个环节中来,给生猪产业提档升级、产业融合提供了契机与挑战。 二、产业规模的发展 随着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生猪养殖企业将会快速融合和集中。未来5-10年,可能只需200家养猪企业就能承担我国1/2的生猪市场,再加上众多的家庭养猪农场将有效链接为我国未来新型养猪产业体系,县、市、省具有品牌竞争力的区域性产业联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生猪产业链市值非常庞大,从原料→饲料→养殖→屠宰→深加工→市场,大约有6万亿的产值,占中国GDP的6-8%。上、下游企业的整合越来越快,未来5--10年生猪企业和屠宰企业会加快整合,产业的高效率才会产生、产业标准体系才会形成,也便于食品部门安全监管,实现肉食品生产过程可追溯。 三、联合育种迫在眉睫 基于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在未来生猪产业的进程中,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产业领军人物或企业去挖掘、开发和提升,特别是在生猪育种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我们如何补齐这块短板,需要引起政府和国内大型农牧企业高度重视。中国生猪产能占到了世界的1/2,如果放弃了种源,不管将来产业如何发展,都会受制于人。所以生猪产业要发展,联合育种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联合优势资源,共同建立生猪产业友好生态圈 上一轮资本浪潮已经过去,湖北养猪企业没有搭上这趟列车,因此在总饲养规模和单个生猪企业体量方面,已经落后于其他兄弟省份,但是在养猪技术人才、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种猪培育和供应等方面湖北还是大有可为的。 湖北是我国培养养猪人才最多的地方,也是全国养猪技术最好的地方。基于这两点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我作为养猪行业协会会长,于2015年联合湖北省养猪企业前20名中的10家种猪企业联合起来,发起成立了湖北今楚首创养猪股份有限公司。 一、联合理念:以众筹、众创、众赢的模式,通过养猪生产资料集中采购,降低成本,以此联合湖北优秀种猪企业。 二、核心意义:以采购联合为基础,引导优秀种猪企业发现产业融合的潜力,形成共识发起创立联合育种公司。 三、发展规划:2016年5月开始谋划湖北生猪联合育种公司,引入中国最顶级育种专家和育种团队,引进省市政府资本,融合省内外资和上市种猪企业资本以及市场种源,计划在2017年5月份注册成立联合育种公司。通过股权配置把技术、人才、资本和市场等要素融合起来,运用科学的育种、合理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制来解决联合育种持续发展的问题。 四、方法步骤: 1、通过众筹、众创模式进行生猪产业有效融合,形式规模; 2、通过联合育种(3-5年),统一规模化猪场的种源(生物资产)标准; 3、通过产业基金(3-5年)引导,统一猪场设备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标准; 4、通过生产标准化与屠宰企业进行合作,形成生猪产业友好生态圈。 这样的产业链和步骤是需要通过合作拼图模式完成的,而不是由哪一家企业单独完成。我认为通过合作拼图模式完成全产业链的过程是中国未来生猪产业比较有效的途径。 |
上一篇:王文彪:“绿”风已起,前路正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