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标准

规模化种鸡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南

日期:06-16 作者: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小 + 大

        五、净化程序
  为实现净化目的和维持净化效果,种鸡场开展动物疫病净化之前,应根据本指南,力求健全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强化饲养管理、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和规范无害化处理措施,构建“规范化、制度化、设施化和无害化”的防疫和生产体系。
  本指南按病种讲述各疫病净化工作中所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即本底调查阶段、免疫控制(或监测净化)阶段和净化维持监测阶段。有条件的养殖场可根据本场本底调查情况,自主选择进入免疫控制阶段或维持监测阶段。
        (一)禽流感、新城疫
        1.本底调查阶段
  (1)调查目的
  掌握本场禽流感、新城疫的感染情况,了解鸡群健康状态、免疫水平,评估净化成本和人力物力投入,制定适合于本场实际情况的净化方案。
  (2)调查内容
  全面考察鸡场实际情况,包括基础设施条件、生产管理水平、防疫管理水平及兽医技术力量等,观察鸡群健康状况,了解本场禽流感、新城疫的流行历史和现状、免疫程序、免疫效果等,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同时通过对种鸡场的鸡群按照一定比例采样检测,掌握禽流感、新城疫带毒和免疫抗体水平情况。 
        2.免疫控制阶段
  本阶段,种鸡场应根据疫病的本底调查结果和净化疫病特点,采取以免疫、监测、分群、淘汰、强化管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使禽流感和新城疫的临床发病得到有效控制,逐步实现免疫无疫状态,为下一步非免疫无疫净化奠定基础。
        (1)控制目标 
  对有禽流感、新城疫临床疑似病例的鸡群和死亡鸡进行病原学监测,淘汰感染鸡,及时清除病原。通过强化免疫和免疫抗体监测,维持较高的免疫抗体水平,降低鸡群易感性,将临床发病控制在最低水平,逐步实现免疫无疫。
        (2)控制措施
  种鸡场应优先选用本场或区域优势毒株相对应的优质疫苗,制定禽流感、新城疫免疫程序和抗体监测计划,在保障养殖管理科学有效、生物安全措施得力和环境可靠的同时,根据抗体监测效果及周边疫情动态适时调整免疫程序,在做好种鸡群免疫的基础上,重点做好雏鸡、育成鸡的免疫。 
        (3)监测内容及比例
  本阶段的监测重点是后备鸡转群和开产前(或留种前)的免疫抗体监测和病死鸡的病原监测,确保种鸡群及个体良好的免疫保护屏障、跟踪鸡群病原感染情况,具体监测情况见下表。

种群 最低监测比例 监测频率 监测内容 监测样品
曾祖代及以上母鸡 10%(总样本量不少于200只) 后备鸡转群前检测1次,开产或留种前检测1次,40-45周龄检测1次 免疫抗体 血清
祖代母鸡 5%(总样本量不少于200只) 后备鸡转群前检测1次,开产或留种前检测1次, 40-45周龄检测1次 免疫抗体 血清
父母代母鸡 2%-3%(总样本量不少于200只)
 
后备鸡转群前检测1次,开产或留种前检测1次, 40-45周龄检测1次 免疫抗体 血清
种公鸡 100% 后备鸡转群前检测1次,正式采精前检测1次, 40-45周龄检测1次 免疫抗体 血清
病死鸡 100% 后备鸡以后 病原 组织病料

 

上一篇:规模化种猪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南

下一篇:规模化奶牛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南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