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芳不仅喜欢读书,平时还刻苦钻研疑难技术,学以致用。比如禽流感的免疫,常规注射一般选择在家禽的颈部、胸肌等部位,但是缺点是容易出现免疫反应,而且水禽一旦出现免疫反应就会特别严重。于是她探索着在家禽的翅膀下背部皮下注射,通过对50多万羽家禽免疫跟踪,无一例出现应激反应。她探索实施的“翅下注射法”很快在全市进行了推广。她还随身携带一本“你问我答”笔记本,将养殖户咨询的问题、疑难杂症、自己出诊解答的技术要点、研究结果都一一记录下来,不断提高自身畜禽诊治水平。在2007年举行的宁波市第一届兽医技能大比武中,她还获得知识和技能综合一等奖。 2007年初夏,一种叫“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染病首次出现在象山半岛,其高致病性、高死亡率令广大养殖户谈“附”色变。陈淑芳作为象山县兽医领域的科研带头人,果断将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通过跟踪观察病猪3000余头,病理剖检百余头,她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在全县推广。 陈淑芳创新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滞。在全省“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背景下,她开创了“让鸭子上岸、让白鹅下海”的“水禽逆养”新模式,此举不仅促进了水禽生产的安全、稳定和高效,拓展了养殖空间,而且有效地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正是在新桥镇试验“海水养鹅”时,陈淑芳观察发现浙东白鹅对海边的大米草“情有独钟”,产生了在大米草生长旺盛的海边建立养鹅基地的想法。于是,继“海水养鹅”实验成功后,陈淑芳又尝试将“海上一枝黄花”——大米草作为大白鹅饲料进行课题研究。2015年7月初,陈淑芳邀请浙江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几位专家到西沪港,对当地的畜禽养殖环境及后续的污染治理途径进行相关评估考察。经过多方选址,陈淑芳看中了墙头镇戴港互通以西的一片滩涂,计划先饲养1万只浙东白鹅,试验成功后再行推广。 陈淑芳钻研业务的执著也深深影响着她的团队,她不仅是养殖户的贴心“女华佗”,也是年轻兽医同志的良师益友。她时常勉励大家勤学技术,苦练本领,还定期地组织大家进行业务培训,开展技术指导,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用27年学来的技术倾囊相授。在她的带领下,年轻的同志们不断地成长进步,逐步成为畜牧兽医队伍里的骨干,整个团队动物疾病诊疗技术不断提高,很多病例都能够准确诊断,在养殖户心中树立了很好的口碑。在2014年宁波市动物防疫技能大比武中,象山团队荣获团体一等奖的佳绩。县兽医总站专门成立了陈淑芳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地将先进的科技成果推广惠农。 助农致富是她最大的快乐 养殖户喜欢称呼陈淑芳为“陈师傅”,每次看到她的车子来村庄,便自发围拢向她嘘寒问暖。这样的场景让她觉得心里暖融融,同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陈淑芳知道,帮助养殖户致富的道路艰难而漫长。在她心里,对农民朋友始终充满着感情,只要养殖户有困难,无论在海岛还是乡村,无论是熟人还是生人,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一个电话,她都会及时赶到,被养殖户亲切地称为“贴心的女华佗”。 东陈乡有个叫吴彩玲的妇女,丈夫患肝癌离世,留下一身债务和4个未成年儿女。为了帮助吴彩玲脱贫致富,陈淑芳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起早贪黑蹲点搞试验,和吴彩玲一起添饲料洗猪圈,帮助其科学养猪,直到试验成功并取得喜人的经济效益。随后,陈淑芳趁热打铁,组织全乡的养殖户在吴彩玲的猪场搞现场培训。通过现场观摩和培训,东陈乡掀起了一股科学养猪的热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