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型: 临床主要见于20—50日龄的仔鸡,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特征性症状是粪便中白色尿酸盐成分增加(病鸡沉郁、持续排白色或水样下痢、迅速消瘦、饮水量增加),病死率为5%—30%,6周龄以上死亡率为0.5%—1%。 剖检病变: 肾型,可引起肾脏肿大,呈苍白包,肾小管允满尿酸盐结晶,扩张,外形呈白线网状,俗称“花斑肾”。严重的病例在心包和腹腔脏器表面均可见白色的尿酸盐沉着。有时还可见法氏囊黏膜充血、出血,囊腔内积有黄色胶冻状物;肠黏膜呈卡他性炎变化,全身皮肤和肌肉发绀,肌肉失水: 临床诊断: 中医辩证为外感风寒不解,膀胱蓄水。水饮停蓄下焦,致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少腹满;水饮冲逆于上,阻碍气机,则咽喉有梗塞感。且水饮内停,气不化津也可见口渴。因此,外有伤寒表证,内有水饮停聚,因而“伤寒,心下有水气”,表不解,则有发热,水饮内停。在此证中,我们可以看到,水饮为患时,一般不渴,家禽饮水量不大,但也有其他的情况,在水饮内停,气不化津时也可见口渴。但本证是属于寒饮内停,因此常见渴而不多饮,或口渴喜热饮等表现。家禽患传支后期,由于外感之邪不能及时化解,进而引起太阳膀胱经的气化功能,同时膀胱与少阴肾经相表里,互为影响,从而引起体内水液正常代谢构成膀胱蓄水证发生。出现肾脏肿大症状。 治疗原则:解表散寒,温阳利水强肾 处方用药:五苓散加减: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桂枝等方解释疑: 肾水肿病属现代医学肾病综合征者。中医对水肿病理机制的认识,还有一个原因是因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者较为多见,一般除水肿证以外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脾肾虚弱证。在治疗时可以采用 温补脾肾之阳利水渗湿之法,不应图取效于一时而采用峻烈之剂逐水,比如西医采取的大剂量利水药.使脾阳大伤,正气更虚,往往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由于肺脾肾三脏俱虚,三焦气化不利,攻后虽然水肿暂时减退,但不久肿势又起,甚至反而增剧。如仍屡屡攻伐,也不能使尿量增加,肿势减退。因而用通阳利水健脾之五苓散再加温肾阳、泻肺和胃 行气宽中之药物治之,使脾运健,肾阳复,塞滞通,则不治水而水自利,不消肿而肿自消。五苓散针对三焦气化不利,水湿(饮)内停,水津不布,或兼外邪未解之病机,根据“三焦膀胱与腠理毫毛相应”、水制在脾的病理生理特点,以淡渗利水为主,结合化气布津、解肌发汗、实脾制水而组方。方中泽泻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之力较强,重用为君。茯苓、猪苓甘淡渗利,增强利水渗湿之力,为臣。白术合茯苓健脾布津,且寓实脾制水之意;桂枝内可通阳化气,以恢复三焦、膀胱气化功能,外能解肌发汗,“亦宜入治上焦药”。综观全方,表里同治,三焦兼调,针对气化不利、津停不布病机,发挥利水渗湿、化气布津功效。其特色配伍有二:一是泽泻、猪苓、茯苓配桂枝,化气利水,分消水气;二是白术、茯苓配桂枝,化气布津,实脾制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