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

鸡传染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日期:12-02 作者:崔丽萍- 小 + 大

        近些年,养鸡业发展迅速,养殖效益不断增加,但是一些疫病仍在威胁养鸡健康。尤其是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不仅造成了鸡只生产性能下降,还导致免疫失败和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强。如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鸡贫血病毒引起的鸡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
        1、病原体
        本病的病原体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电镜下呈球形或六角形,无囊膜。病毒对乙醚和氯仿有抵抗力,对酸(pH 3.0)作用3 h仍然稳定。加热56℃或70 ℃ 1 h仍有感染力,80 ℃ 30 min使病毒部分失活,100℃ 15 min完全失活。环境消毒药如福尔马林、漂白粉可用于鸡场消毒。
        2、流行特点
        本病自然情况下仅鸡发病,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多发于两月龄以内的雏鸡,1~7日龄的鸡易感性最强,本病既可水平传播,经口腔、消化道和呼吸道途径传播,也能经卵垂直传播,感染公鸡的精液也可造成鸡胚的感染。感染后10~14 d出现临床症状,病鸡以贫血为主要表现,发病20~28 d后存活的鸡可逐渐恢复,死亡率一般10%~30%,如有继发和并发感染时,可增加死亡率。成年鸡感染后一般不出现症状,一般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均不受影响。
        3、临床表现及剖检变化
        潜伏期约8~12 d,特征性表现是贫血,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虚弱,行动迟缓,羽毛松乱,喙、肉髯、面部皮肤和可视黏膜苍白,生长缓慢,体重下降,临死前还可见到拉稀。出血性皮炎,翅部皮肤因出血呈蓝色(蓝翅),全身皮肤也可出现出血、坏死、破溃,头颈部、胸部及腿部皮下水肿。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血液稀薄如水,红细胞压积值降到20%以下,红细胞数低于200万个/mm3,在病的严重时期,还可见到红细胞的异常变化。一般无并发症的鸡传染性贫血,特别是由水平感染引起的,不会引起高死亡率。如有继发感染,可加重病情。
        病鸡贫血,消瘦,病理组织学特征性变化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骨髓造血细胞严重减少,骨髓变黄,几乎完全被脂肪组织所代替。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及其他器官的淋巴细胞严重缺失,网状细胞增生,胸腺与法氏囊显著萎缩,胸腺萎缩是常见的病变,呈深红褐色,可能导致其完全退化。肝、脾、肾肿大,色淡或呈淡黄色,表面见坏死灶。有时可见到腺胃黏膜出血和皮下与肌肉出血。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可出现对应疾病的典型变化。
        4、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如多发生于2~3周龄内的雏鸡,临床症状以严重贫血、血液稀薄、红细胞数显著降低,病理变化见骨髓呈脂肪黄色、胸腺萎缩等典型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可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血清学实验。血清学诊断可用血清中和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感染鸡血清中的抗体。采用用免疫荧光抗体或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DNA探针、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鸡组织或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
        本病需要注意与鸡球虫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磺胺类药物中毒等疾病区别。鸡球虫病引起的贫血较为典型,对雏鸡危害最大,出现下痢,血便,鸡冠、肉髯和眼结膜苍白,剖检盲肠浆膜形成暗红色的瘀斑,肠内容物含有较多血液,有的浆膜表面可见白色斑点。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肿瘤疾病,除了引起胸腺和法氏囊萎缩外,还导致外周神经、内脏器官、性腺、眼球、虹膜、肌肉及皮肤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
        磺胺类药物与真菌毒素中毒引起的贫血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肌肉与肠道有点状或条状出血,可通过调查询问了解鸡群是否有使用磺胺类药物的历史、饲料是否发霉变质。
        5、防治措施
        1) 发生本病的鸡场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只能通过对症治疗。关键在于预防,如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避免不同日龄鸡混群饲养。
        2) 孵化场的卫生尤其重要,孵化器和出雏器要经常严格消毒,种蛋要经彻底消毒方可入孵。孵化厅、育雏、育成及种鸡舍均应相隔一定距离,病鸡随时淘汰,避免各种应激因素,加强饲养管理,净化鸡群,严格卫生消毒制度。
        3) 重点是加强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采取科学的饲养措施,给予营养全价的饲料,合适的饲养温度、湿度和密度,良好地通风措施和严格的消毒。
        4) 做好其他疾病,尤其是免疫抑制疾病的预防工作,如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疫病的免疫预防。种鸡要及时进行疫苗接种,使子代的雏鸡具有母源抗体保护而降低发病率。
        5) 引种时要加强检疫,防止从外地引入带毒鸡。

上一篇: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

下一篇:蛋鸡产蛋率低的“症结”所在及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