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兽医

现代临床兽医病毒病控制原则

日期:09-03 作者:张国红- 小 + 大

        一、动物疫病流行因素的复杂性
        1、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加剧疫病流行
        人类过度活动加剧生态环境物种天然屏障破坏而致病毒种间传播加剧;饲料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与土壤污染等对动物健康造成影响,免疫抑制致动物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免疫应答功能出现紊乱,动物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对病原高度易感,导致疫病常年不断甚至暴发流行。
        2、毒素与滥用药物加剧疫病危害
        霉菌毒素对动物脏器产生毒性作用,引发免疫抑制,诱导免疫麻痹和免疫耐受造成免疫失败;降低机体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力同时低下,机体抗病力不足以抵抗病原体的侵袭而致病。滥用药物损害动物肝、肾等实质器官;有的抗生素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致动物抗病力低下;长期滥用抗生素造成多重耐药性毒株与菌株以及“超级细菌”的出现,致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及基因重组;细菌产生新的血清型,造成病原体毒力和致病力增强,必然会增加病原体引发动物疫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性;大量口服抗生素破坏动物体内菌群平衡、生态平衡,某些条件性致病菌乘机繁殖引发二重感染;长期滥用药物造成药物残留影响动物健康、畜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3、不科学免疫加剧疫病流行
        不按程序有计划地科学有效合理免疫,频繁多次重复接种,盲目增加疫苗剂量造成疫苗浪费和动物机体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减少疫苗接种剂量,会因抗原量不足影响疫苗免疫应答而造成免疫失败。
        二、动物病毒病的防治方针和原则
        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实行“养重于防,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原则,关键在于生物安全、综合保健和免疫治疗。病毒呈绝对的细胞内寄生,目前没有理想药物用于临床,或许多抗病毒药物治疗结果是病毒同其寄生的细胞“同归于尽”,或其治疗作用表现“为时已晚”。 
         三、病毒性传染病的免疫特性
         病毒易发生毒力变异和抗原变异,给病毒病的免疫预防造成很大困难。低毒力病毒(弱毒苗)的回复突变;许多具有主型或亚型的病毒大多容易发生抗原变异;病毒通过突变、重组、互补或表型混合出现新毒株,原对应的疫苗起不到预防作用。
        病毒只能在细胞内增殖,病毒能避开药物、抗体、补体、巨噬细胞或T细胞等体内外抗病毒物质的攻击,故抗病毒免疫主要以细胞免疫为主。许多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部分病毒病虽研制出相应疫苗但干扰现象普遍存在于病毒的同种、异种之间和灭活病毒与活病毒之间,故给病毒联苗和多价苗的研制造成许多困难。病毒灭活苗在特定情况下通过部分核酸的重组、整合,又可拼凑成一个有毒力的完整病毒而诱发新的传染。病毒弱毒苗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出现毒力复壮(“返祖”)而引发新的传染与流行。
        四、动物病毒病临床处置措施
        1、紧急处置
       对动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有效驱虫、全面药浴、适时疫病监测,对动物饲养场所进行彻底有效消毒、生物安全控制、动物疫病的区域化管理和防疫承诺制等一系列综合性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发生动物疫病时,采取隔离、扑杀、消毒等措施,防止其扩散,做到有疫不流行;对已经存在的动物疫病,采取监测、淘汰等措施,逐步净化直至达到消灭动物疫病。发生对人畜危害严重,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动物疫病时,采取紧急、严厉、综合的“封锁、隔离、销毁、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强制措施,迅速扑灭疫情。对动物疫病的扑灭应当采取“早、快、严、小”的原则。病死畜禽要不宰杀、不销售、不食用、不转运、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2、常规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减少疫病传播,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减少动物疫病交叉感染的机会。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定期对圈舍、用具和运动场等进行预防性消毒,及时驱虫、杀灭蚊蝇、老鼠,消灭传染源的蓄积和扩散。免疫是当前防控动物病毒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必须按科学、合理的个性化免疫程序进行有效免疫,适时进行抗体监测和风险评估,及时查缺补漏。
         3、临床治疗
        受传染性、致死性、经济价值、公共安全等因素的综合考量,动物病毒病在临床上缺少特效治疗药品和方案。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来干扰病毒复制,或用特异性血清抗体、卵黄抗体中和病毒,或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或补液退烧抗炎进行对症治疗。解除动物疾病引发的不适状态,恢复生理与生产性能,恢复其精神和食欲。使用免疫增强剂提高机体免疫力。使用特异性的疫苗来预防或紧急接种相对应的病毒性疾病。

上一篇:家禽腺肌胃炎发病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下一篇:南方黄鸡肠道病控制策略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