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病毒只能在活细胞体内复制。 232、病毒复制过程的一般顺序是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 233、包涵体是某些细胞受病毒感染后出现的特殊斑块结构。 234、病毒的培养方法和特点: (1)动物接种:病毒经注射、口服等途径进入易感动物的体内后可大量增殖,并使动物产生特定的反应。其优点是操作方便易行,缺点是受机体免疫力的影响,常需要用无菌动物。常用于分离、增殖病毒,疫苗效力试验,疫苗和抗血清的生产。 (2)鸡胚培养: 一般用9-12日龄的鸡胚,分别接种于卵黄囊内,羊膜腔,尿囊腔等部位。病毒生长的标志为鸡胚死亡、畸型和出血。用于病毒分离与疫苗生产。 (3)组织培养:在离体活细胞上培养病毒的方法 (4)组织块培养:取组织片(如一段胎儿气管或一小块鼻黏膜)进行培养。 (5)细胞培养:病毒感染细胞后,大多数引起细胞病变,称为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表现为细胞变形,胞浆内出现颗粒化,核浓缩、核裂解等。 235、观察病毒的常用方法是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236、病毒的血凝与血凝抑制实验属于凝集试验。 237、无囊膜的病毒有口蹄疫病毒、圆环病毒、细小病毒等。 238、可以引起怀孕猪流产的病原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圆环病毒、布氏杆菌等。 239、口蹄疫病毒主要感染偶蹄兽。 240、口蹄疫病毒的分型及其对温度抵抗力特点: 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分别命名为O、A、C、SAT1、SAT2、SAT3以及亚洲1型。各型之间几乎没有交叉免疫力,同一型之间又有不同的亚型。我国流行的主要有O、A、C型。口蹄疫病毒在低温能长期保存,但易被热灭活。 241、口蹄疫病毒可感染的动物种类多达33种,但以偶蹄动物的易感性较高,从易感性的高低顺序排列为黄牛、牦牛、水牛、绵羊、山羊、骆驼和猪。 242、鸡新城疫病毒接种鸡胚的部位是绒毛尿囊腔。 243、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能导致感染鸡发生免疫抑制。 244、具有凝集鸡红细胞特性的病毒有禽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等。 245、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的病原是朊病毒,它本质上不是传统意义的病毒,它没有核酸,是有传染性的蛋白质颗粒。 246、机体内病毒感染的表现形式和结果由病毒、机体和环境条件三者的综合作用决定。 247、病毒的血凝现象及其在诊断上的重要意义: 许多的病毒表面有血凝素,能与鸡、豚鼠的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而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简称病毒的血凝现象。当加入与病毒相特异的抗体时,则抑制了病毒凝集红细胞的特性。例如:用于诊断鸡新城疫、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248、病毒鉴定的常用方法: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病毒的红细胞凝集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免疫酶标记技术和免疫扩散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基因序列分析。 249、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步骤: (1)病料的采集和处理:可采集病鸡呼吸道分泌物、脾脏、血液、脑组织,按1:5的比例加入灭菌的生理盐水或缓冲液,用研磨器将组织研碎制成20%的悬液,反复冻融2-3次,5000r/min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用灭菌滤器过滤除菌或加抗生素杀灭病料中杂菌。 (2)分离培养:将处理好的病料经尿囊腔接种9-11日龄无母源抗体的鸡胚,37℃孵育,每天照蛋2次,弃除24小时内死亡胚,收集24 -96小时死亡胚,96小时内未死亡胚取出。 (3)收集鸡胚尿囊液采用血凝试验检查是否有血凝活性,对有血凝活性分离物应用标准的抗新城疫病毒,采用血凝抑制血清学试验对病毒进行鉴定。 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后对病毒的致病性做进一步鉴定----致病性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