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7年3月,固原地区某养羊户饲养的绵羊发生羊痘疫情,发病率22.8%,病死率17.8%。发病初期被饲养户误诊为湿疹,曾用醋酸铅液和氧化锌软膏对患处涂抹,对病重的羊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笔者对此次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实验室诊断。根据羊体皮肤、黏膜上发生的典型痘疹和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为绵羊痘。采用对症治疗和羊痘弱毒疫苗接种,使病情迅速得到了控制。 绵羊痘是由痘病毒科的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绵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毒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痘疹。本病以羊口唇、口腔黏膜、无毛处及少毛部位皮肤发生痘疹为特征。 绵羊痘广泛流行于养羊地区,最初是由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本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多发于冬春季节,一旦传播到无本病地区,易造成流行。绵羊痘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通常可达20~50%。冬春,雨雪,霜冻,枯草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羔羊和老龄羊敏感,病死率高,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的损失。 1.流行病学调查及发病情况 固原地区个体养羊户张某饲养绵羊123只,于2007年3月2日从外省某地引进种公羊1只,没有隔离观察就与自家羊同群饲养。种公羊引进5d后出现精神萎顿,食欲不振,发热等症状,7d后皮肤和黏膜出现丘疹、脓性水疱,继而形成棕色痂块。期间羊群中相继有28只羊发病,发病率22.8%,死亡5只,其中羔羊2只,病死率17.8%,而且病情还在蔓延。由于饲养户是第一次遇到此类病状,最初以为是湿疹,用醋酸铅液和氧化锌软膏对患处进行了涂抹,病重的羊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根据笔者调查,该养羊户从未接种过羊痘弱毒疫苗。 2.临床症状 病羊精神委顿,食欲减少或废绝。体温升高41~42度,呼吸困难,有的病羊伴有咳嗽,寒战。眼睑肿胀,眼结膜充血,流泪,并混有大量浆液性分泌物;鼻腔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黏液。大多数病羊的眼、口唇、鼻、外生殖器、 乳房、尾下部和腿内侧等无毛处的皮肤上有绿豆大小的红斑,红斑逐渐形成豌豆大以至黄豆大,较硬的丘疹。随后丘疹逐渐变为含有淡黄色透明液体的水疱,最后形成脓疱,最终结成褐色痂块,脱落。 3.病理变化 对2只濒死期的羊进行剖检。尸体极度消瘦,被毛纷乱,除见皮肤症状外,呼吸系统有卡他性出血性炎症。鼻腔、喉头、气管黏膜充血,混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并伴有丘疹和溃疡,肺部可见干酪样结节的肺炎。消化道黏膜也可见淡灰色的小结节。肝脏脂肪变性,心肌变性,淋巴结肿大。 4.实验室检查 4.1涂片染色镜检。无菌采取病羊新形成的丘疹组织,用其切面在载玻片上做成涂片标本,用莫洛佐夫镀银法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黑色或暗褐色的圆形、散在或成双、成堆的小颗粒(原生小体)。 4.2细菌的分离培养。剖检病死羊,无菌采取心包膜、肝脏、肺及病变的淋巴组织,分别接种于营养肉汤、普通营养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37度恒温箱中培养24h,均未检出细菌。 根据以上典型特征性临床表现,在少毛或无毛的皮肤上形成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等临床病理过程和剖检所见,再经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巴信氏小体,最后确诊为绵羊痘。 5.防控措施 5.1封锁措施。疫情确诊后立即对该养羊户进行封锁,对病羊和已出现临床症状的羊进行隔离,禁止病羊与病羊接触过的饲养人员与健康羊群接触;限制疫点内羊出户,限制该户人员到其他养羊户出入,严禁动物及动物产品、饲草料等输出疫点。 5.2消毒和无害化处理。选择离村庄较远的偏僻荒地对死尸焚烧并用200g/L 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后深埋;疫点内羊舍地面用生石灰消毒,墙壁、用具、运动场地等被污染的环境用40g/L 烧碱溶液、200g/L 石灰水喷洒消毒,水槽、饲料槽等用具用菌毒双杀消毒液每50ml兑水100kg浸泡、刷洗,1次/d,连续7d。将羊粪、垫草等污物集中运往指定地点消毒后堆积发酵。 5.3紧急预防接种。对受威胁区和发病羊群中的假定健康羊及未发病的羊无论大小,一律在尾部内侧皮内注射羊痘弱毒疫苗0.5ml,3月龄以内的羔羊,断奶后须再注射1次。 5.4局部痘疹的对症疗法。用1g/L高锰酸钾溶液、20g/L硼酸溶液洗涤痘区,挤去脓疱后涂抹20~30g/L 碘酊或碘甘油;脓疱发生溃疡用100g/L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后再涂以龙胆紫。为防止继发感染,给病情较重的羊用80万单位的青霉素肌肉注射, 每隔4h~6h1次,连用3~5d。 5.5诊治后回访。除1只羔羊因病重死亡外,其他的病羊全部治愈。 |
上一篇:奶牛不妊症的区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