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战略

对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及预防兽医学教学科研现状的思考

日期:08-28 作者:崔治中- 小 + 大

  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回顾和现状
  解放后的前三十年,在经济和技术相对落后、财政比较困难的条件下,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突出:消灭了牛瘟;鸡新城疫、猪瘟基本得到控制;马鼻疽、马传染性贫血、布鲁氏杆菌病、牛结核病逐渐减少;口蹄疫仅偶尔、局部或短暂地发生或流行;没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羊小反刍兽疫等疫病。
  近三十多年,在经济发达、技术先进、财政宽裕的条件下,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却进展缓慢,疫病复杂:猪瘟、鸡新城疫仍然存在并流行;口蹄疫流行面更广、持续周期更长、类型更多;新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羊小反刍兽疫等疫病。
  近几年来,我国规模化养殖业的效率在逐年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疫病给养猪场和养鸡场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以白羽肉鸡为例,我国在2009、2010、2011、2012和2013年白羽肉用型祖代鸡进口量分别为89万套、97万套、113万套、125万套和140万套。按标准,125万套祖代鸡可生产约7500万套父母代种鸡及大约85亿只商品代肉鸡。而我国多年来商品白羽肉鸡年产量基本维持在40亿只。
  显然,我国规模化养殖业的生产效益不仅显著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显著低于巴西等新兴的养殖业国家。这与我国二十年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快速增长极不相称。
  目前,我国猪禽病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世界上最好的猪禽病疫苗都已在我国养殖业中广泛应用,而且,我国疫苗免疫强度也是全世界最高的。但为什么动物疫病的发生反而这么严重呢?这非常值得深思。
  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软肋”或“漏洞”
  一方面,大量从国外引种、养殖规模显著增加和动物流通量增大等都给动物疫病防控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在动物疫病防控策略上确实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过分重视疫苗免疫,却严重忽视大环境的生物安全。
  2.1 疫苗免疫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作用有一定限度
  对大多数烈性传染病而言,包括在我国最受关注的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鸡新城疫、鸡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注射只能预防和减少临床发病,但不能杜绝此类病毒的感染及排毒。这在个体水平如此,在群体水平更是如此。
  2.2 我国猪、鸡群的高强度免疫为促进病毒变异建立了免疫选择压
        在实验室条件下,试验结果已一再证明,当将鸡白血病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或猪蓝耳病病毒在带有抗体的细胞上培养或鸡胚上连续传代时,在免疫选择压作用下,连传10代以后就出现抗原表位变异。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中,也显示这些病毒在抗原性上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异。
  我国从2004年起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抗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分别研发和推广了由H5N2自然弱毒及r1、r2、r4、r5、r6重组病毒等多个不同亚型的灭活疫苗。平均不到两年就不得不推出一个新抗原变异株疫苗,现在又出现了高致病性的H5N2亚型禽流感。
  现阶段我国家禽生产面临的挑战是:疫苗研发和生产能否跟得上流行毒株的变异?新的流行变异株出现时,老流行株还仍然存在于鸡舍周围的环境中,它们会不会重新流行?在有如此众多亚型疫苗的状况下,鸡场如何选择可靠的疫苗应用于生产?
  2.3 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亟待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大环境
  疫苗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作用不是无限的,正如大坝与洪水的关系。已建立起来的大坝有时也抵挡不住历史不遇的洪水。我国养殖业面对的大环境已被多种病原微生物高度污染,由于疫苗免疫只能预防和减少临床发病死亡,不能完全预防感染,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不经免疫的猪、鸡群也星罗密布地包围着规模化猪场、鸡场。这些都使得仅靠疫苗不可能达到完全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目标。
  养殖场的围墙能挡住周边的污染吗?当看到普通公路两边铺满待晒干的玉米,又不时看到满载肉鸡、肥猪的敞蓬卡车行驶时,你有没有想到其中可能存在着鸡新城疫、禽流感、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等病鸡、病猪在沿途排毒,有没有想到沿途可能被污染的玉米将可能进入规模化猪、鸡场的饲料链呢?

上一篇:我国禽流感防控相关政策演变与展望

下一篇:全球小反刍兽疫流行状况和防控策略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