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通过互联网,促进产业化经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农业占GDP的比重逐渐变小,第一产业增速已放缓到了3.5%。我国农业的生产功能逐渐弱化,相反,生态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社会保障等功能正在凸显。实践表明,农业不仅有单纯的农作物生产价值,而且,还可向农产品加工、运销、流通、休闲观光和服务业延伸,使农业呈现出综合型、复合型价值,能够得到多重的利益回报。互联网能够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性,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发挥巨大作用。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通过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和互联网营销,使小麦从入厂到最后挂面、面片出厂最高增值比率达170%和234.5%,带动了3000多个农民就业增收致富。 (三)借助互联网,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的发展和振兴,以及传统农业要向现代农业转变,人才是关键,互联网在培养农村人才和吸引城市人才回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各级政府都建有农技推广网,可以借助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平台将农业科研人才、技术推广人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农村提供先进生产技术和农业科技人才。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络的丰富资源,提供信息咨询和职业农民培训,如农业领域有一个公益性电话号码叫12316,这个平台可接受农民生产、生活等问题咨询。据有关单位测算,该平台现在每年为农民增产和减损合计约100亿元。 (四)借助互联网,改善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目前,乡村基层矛盾较多,乡村的法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比较薄弱。为了改善乡村治理,建议可做如下探索: 一是借助信息化平台探索村民自治。目前多数乡村依靠村村通广播系统,或村口的宣传栏进行村务公开和管理,但局限性很大。现在依托移动互联网,可以建立村集体内部的信息化自治平台,并依此推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实现村民自治制度化和规范化;可以建设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并将农村集体财务预决算、收入、开支、资产台账和资源登记等信息公开,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管;也可以依托信息化平台,对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处置和资源开发等集体决策,实现民主管理。 二是借助信息化平台,创新乡村基层管理服务。互联网已渗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更好地发挥村两委的服务作用。比如,重庆市荣昌县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在村卫生室建设医疗报账系统,给广大村民就医带来了极大便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辽宁省辽阳县将基层党组织体系、基层民主组织体系、综治维稳组织体系、便民服务组织体系、经济合作组织体系、文化宣教和环境监管组织体系和农村社会居民健康工作整合到一起,形成了“6+1”农村社会治理新体系,并建立了“6+1”工作信息平台,有效解决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该平台可进入15个乡镇、199个村级页面,囊括了党务管理、民诉平台、三资管理、电子商务、土地流转等十几个系统模块。此外,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探索开展法制教育,化解农村矛盾,还可以以互联网平台为抓手,倡导移风易俗,培养良好道德风尚,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三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关爱和服务。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农村社会老龄化问题比城镇更加严峻,问题更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农村空巢老人数量约1个亿,还有近5000万的留守妇女和6000万留守儿童,可以通过互联网整合政府和社会力量,落实监管主体责任,加强对农村留守人群的关爱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