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仉福认为,关于如何选择疫苗的问题,最好先进行PRRSV检测(病原和抗体检测),经检测可以将猪场分为蓝耳病病毒变异株的阴性猪场和阳性猪场,而后根据情况决定使用何种疫苗。 几乎所有专家一致提出,对非疫区的阴性猪场不建议使用活苗,否则相当于人工攻毒。不过,在疫区中的阴性猪场,防疫压力很大,要么封闭饲养,要么接种活苗,让猪只存在一定的抗体水平。对阳性猪场,均建议接种活疫苗。 但是,不管是死苗还是活苗,历史的经验告诉养猪户,都存在风险,尤其是2006年发生猪“高热病”以后,接种疫苗导致死猪的现象相对普遍。先不管死猪是否跟疫苗质量有关,从结果来看,死猪就不是养猪户愿意看到的,那怕不接种疫苗猪最后也是死。姜平认为,这是疫苗效果评价指标难以确立。 更学术的解释有两个方面。一、免疫空白期。无论死苗还是活苗,接种疫苗后,猪只不是马上产生抗体,而是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遭受病毒感染,很可能就“中招”。死苗的免疫空白期长一些,至少21天,甚至28天;活苗当中最快产生抗体的也需要7天。 第二方面是蓝耳病病毒抗体依赖型增强效应(ADE),这是指病毒在一定抗体存在下可介导和加强感染,意思是说,蓝耳病病毒抗体可使该病毒复制速度加快,起码比没有抗体压力时要快。李建丽认为,疫苗免疫时,必须确保猪群的抗体水平达到一定阈值才能起到保护作用,否则,ADE会加速蓝耳病发病和致死率,这也可能是免疫失败的愿意之一。 但是,这个阈值是多少,如何控制,业界却没有更加精准的说法。 推荐免疫程序: 经产母猪:2次/每年,于产后2周肌肉注射1头份/头/次; 后备母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肌肉注射1头份/头; 仔猪推荐免疫两次:仔猪于14d首次免疫,肌肉注射0.25头份/头,35d加强免疫一次,肌肉注射0.5头份/头。两次免疫效果更好。大华农提供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姜平---并非同源性越高免疫效果就越好 国内的蓝耳病第一次爆发是在1996年,之后哈兽研首次分离到CH-la毒株,1998年,我们团队从江苏一个猪场分离到R98株,经过4年的研究,至2002年已经完成了所有实验,然后送交农业部报批,但由于与某进口疫苗的同源性高达99%,所以一直未获批准。直到2006年,专家组完成了该毒株的基因测序工作,证明此毒株在GP2蛋白处与某进口疫苗不同,从而得到了农业部专家的认可,并与2009年和2010年分别获得新兽药证书和生产批准文号。从获得毒株到产品上市,足足花了12年的时间。 根据临床实验报告,该疫苗主要有如下优势:1、病毒滴度高,病毒遗传性十分稳定,病毒基因连续传代80代,GP5基因无变化;2、疫苗毒力低,接种怀孕85-90天龄的母猪,无任何致病作用;接种14-35日龄仔猪,无任何致病作用;怀孕母猪体内连续回传5次,无任何致病作用;仔猪体内连续回传5次,无任何致病作用;3、不影响猪瘟免疫抗体;4、对不同类型的蓝耳病毒株攻击,具有良好的交叉保护作用;5、临床保护力高达92.9%,完全可以与同类型的进口产品媲美,但价格更具优势,每头份只需4元。 猪蓝耳病是当前养猪业最为关注的话题,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该病的高发性让养猪业损失惨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病毒的特殊性而使疫苗免疫效果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目前蓝耳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4种,一是繁殖障碍型,主要表现为流产死胎;二是呼吸型,主要表现为感冒、病情轻重不一、体温升高、打堆等;三是急性型,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高致病性蓝耳病,表现为传播快、死亡率高、病程长、嗜睡等;四是神经型,表现为一些神经症状方面的障碍。 同时,我国商品化的蓝耳病疫苗种类繁多,有进口的、国产的,其中国产的又包括传统蓝耳病活疫苗(CH-1R)、传统蓝耳病灭活疫苗、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高致病性蓝耳病活疫苗等。养殖户在选择怎样的蓝耳病疫苗应该非常谨慎,甚至有些观点要更正,比如我们研究发现,蓝耳病疫苗并非同源性越高,保护力就越好,在实验室通常只用一个毒株攻毒,效果当然不错,但自然界毒株很多,免疫效果并不确却。另外抗体到底多高才有保护作用目前依然还没有科学的依据。 |
上一篇:肉牛常用疫苗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