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禽养殖业养殖的特点是三大“一高一集中”,首先是我国畜牧业生产总值增幅较大,从2000年的1.8万亿增长到2013年的2.8万亿,十年时间增长了1万亿。第二,畜产品产量大。第三,养殖数量大。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高达30%~35%。产业布局向优势地区集中。 畜牧产业自身存在三高的问题,高成本、高风险、高污染。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粪污和废弃物处理问题仍然是畜牧业的短板。在养殖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污染源。生产资料方面,如过期的库存饲料、饲料袋、药品包装;家禽养殖中的粪便、死淘的鸡只、废水、羽毛、废饲料等;家禽产品环节的蛋壳、产品包装等。 在发霉饲料、饲料浪费、污水、羽毛、死淘鸡和粪便等诸多废弃物中,处理难度最大的是后两者。通过对424家养殖场的调研发现,78.74%的养殖厂能够按照国家的要求将死淘鸡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中71.25%的养殖采用深埋的方式,26.5%的养殖场选择焚烧,2.25%选择化尸池。但仍然有21.26%的养殖场没有采取上述措施,将死淘鸡出售、喂狗或丢弃处理。通常,畜禽养殖粪便可以采取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等多元方式进行处理。但在调查中发现,中小型养殖场在清粪方式上选择人工的比较多,81%的养殖户出售给有机肥和水产饲料加工企业。近12%是自用,肥田、水产饲料或生产沼气。也有部分养殖户废弃不管。 养殖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加之养殖区域的集中,畜禽粪便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主要是无害化处理水平低,资源化利用效率不高。虽然家禽粪便的产量与其他畜种相比不是最大的,但由于养殖周期的原因导致粪便量大、集中,而且家禽粪便的干物质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不论从生态环境、食品安全、企业经营还是饲养员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都应该加大畜禽粪便处理和利用的力度。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目标为可持续发展;方向为坚持生态健康养殖;路径为稳中提升,在四大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产业安全、生产安全)协调基础上推进产业生态化,末端驱动,在完善三链(主产品链、服务链和市场链)融合基础上推动生态产业化。核心在于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资源约束、生态环境承载力,合理优化区域间、畜禽品种间的养殖规模。基础在于构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关键在于构建相互协调的产业体系;动力在于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保障在于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