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协办,华南农业大学承办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天虹宾馆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近千名在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研发岗位的畜牧兽医工作者参与本次学术年会。 开幕式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杨汉春教授主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陈焕春院士、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常务副部长宋军、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郑惠典及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廖明分别致辞。陈焕春院士在开幕词中提到,本次学术年会除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和专题交流外,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所属禽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猪病防控技术研讨会,以及青年与企业家互动论坛等会议和活动也将同期举行。 据了解,本次学术年会为期三天,主要以“预防控制疫病,保障畜禽生产”为主题,邀请了多位院士和上百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基层科技工作者,围绕动物疾病防控做精彩的学术报告,同时,此次学术年会更是将“猪病”、“禽病”和“其他动物病”作为分为三个类别进行分会场研讨。截止发稿时间,专家的研究报告中关于猪病的包含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猪伪狂犬、猪流行性腹泻及猪瘟等猪场重点防控的几大疫病。 杨汉春:猪病防控之猪蓝耳病 过分依赖减毒活疫苗对PRRS的防控不会带来任何益处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汉春提出,虽然现阶段对PRRSV致病性及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宿主抗PRRSV有效机制仍不清楚,目前PRRS科研难题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的致病机制和免疫机理。在防控蓝耳病毒时,他提倡科学、合理的使用减毒活疫苗,他认为,人为对减毒活疫苗随意使用、普遍使用、频繁使用以及长期使用,无疑不会给PRRS的防控带来任何益处,相反只能增加PRRSV毒株的多样性和疫病的复杂性,也会导致新毒株的出现及流行。他表示,在众多PRRS不稳定和发病猪场,单从临床上已无法区分是野毒感染还是“疫苗度”所致。 杨汉春强调,猪场要抛弃过分依赖疫苗的思想,因此,制定和推行减毒活疫苗使用的科学准则极为重要。他认为,现阶段依然不建议阴性和稳定猪场进行蓝耳疫苗普免,减毒活疫苗的使用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1.适用于PRRS阳性、不稳定和有疫病发生的猪场,阴性和稳定的猪场禁止使用;2.选择安全性较好的活疫苗;3.猪场的免疫程序应有个性化;4.一个猪场仅使用一种活疫苗、“一次免疫”,经产且抗体阳性母猪群不免疫,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3个月免疫一次;5.猪群稳定后,应停止使用活疫苗,否则一直使用活疫苗,猪场的蓝耳毒株一定不是野毒株,而是“疫苗毒”。 此外,在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猪病防控技术研讨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周恩民带来的《猪蓝耳病病毒细胞受体研究》及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尹革芬带来的《基于DNA的反义寡核苷酸在Marc-145细胞中抑制PRRSV增殖的研究》的报告也同样非常精彩。 张永光:猪病防控之猪口蹄疫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永光带来《猪口蹄疫的预防和控制》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Cathay型病毒在我国流行已有40余年,是持续引发和维持我国猪O型FMD最主要毒群。此外,张永光还介绍了病毒变异的分子基础,其中包括:抗原变异、宿主嗜性变异、毒力变异等。由于猪O型口蹄疫Cathay病毒经过40多年的进化,病毒可能长期维持和循环,随着病毒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免疫压力的增加,病毒适应性变异会更快,应特别关注其抗原变异问题。 张永光根据病原学、流行病学和疫苗临床免疫评价研究结果,建议猪场防控猪A型口蹄疫时注意以下几点:1、在流行病学监测到感染或散发A型FMD的猪群,可“早快严小”采取“扑灭”措施,以免后患;2、在已形成流行并威胁到其他猪群安全时,可使用推荐A型疫苗实施“紧急预防接种”,其后停止免疫,采取监测净化措施根除。最后,他还提到2014年监测病原、血清抗体的阳性率较2013年明显上升。 此外,在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猪病防控技术研讨会上,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王家鑫带来了《口蹄疫病毒抗原在树突状细胞内的加工途径与免疫应答机制》的精彩报告,引发在场专家之间的共鸣与热烈讨论。 |
下一篇:中国马兽医窘境